“万法皆空” 与 “空有不二” 并不矛盾。“万法皆空” 侧重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打破众生对事物实有的执着。而 “空有不二” 则是在 “万法皆空” 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空性与事物假有现象之间的关系,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空和有,而是要认识到二者的相互依存、圆融无碍。可以说,“万法皆空” 是 “空有...
“色即是空”和“空有不二”是比较深奥的哲学和宗教理念,理解它们需要结合经典不断地学习和深入的思考,而且不同的学者可能在具体的解释和侧重点上也会有差异。
于是,有与空相互对立。既然有,必定不是空;既然空,必定不会有。但以般若中观分析,空有一体,并非截然对立。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待事物毁灭之后才是空;所谓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殊胜便在于——依有明空,有空一体。 《大智度论》卷十二中,将空分为如下三种: 一.分破空 又称...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们应该学习《心经》中所阐述的有与空的辩证关系,培养对世界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而要真正吃透“有空不二”的关系,一定先要弄懂两个概念:“缘起有”和“自性空”。“缘起有”的实质,并非本来如此,更非恒常、实在的“有”我们对“有”的实在感来自“自性见”,认为事物自己有、自己成、自己...
🌈 然而,人们常常误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认为“有”不是“空”,“空”也不是“有”。但实际上,《心经》揭示了“有”与“空”的辩证关系,即“有空不二”。🌱 “自性”是指“有”的现象是自我规定、自我成就的;“缘起”则是指“有”的一切都是条件规定的。因此,“缘起的‘有’”并非恒常、...
人的自性是空有不二的,同时,人的自心也能觉悟这种空有不二。慧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如此神奇的自性。这就为人们学佛和成佛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行由品》) 修道的关键是心灵呈露本性。这是成佛的唯一且简明的大道。弘忍知道慧能已经知悟本性,对慧能说: “不识本心,...
有空不二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言有相是空性,而空性是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更多:https://www.bmcx.com/
有空不二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谓有相为空性,而空性亦为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
在佛教中看来,明白了缘起性空,空有不二的道理才算是开悟了,否则就是不知道修行的原理。从以上可以看出,道德经无中生有的论述与佛学缘起性空,空有不二的世界观是一致的。“空”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消极。而是通过缘起性空这个事实,告诉人们不要把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假的东西当成真的,一旦失去就难过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