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汉,又称曹丕废汉称帝、曹丕代汉,指的是东汉延康元年(220年)十月魏王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的事件。汉朝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曹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实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黄初元年十一月初一(220年12月13日...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 ①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 ②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 ③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曹丕超话 来首阳山啦,打车直接到禹王庙有个岔路走几步就到小亭子了,不过回去的时候不好打车,而且好像离首阳山森林公园还有点距离。 没来之前我以为我会有很多感想但是真去了后更感动于大家留下的各种东西,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很温暖有同好真是太好了。不过这次来的 ...展开全文c û收藏 ...
曹丕从战场中历练,文学才能高雅,如何最终获得曹操重托。公元前220年,一生强势无比的曹操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尽头。按照《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感性笔法,将曹操选择曹丕作为大业继承人的心曲表达了出来:“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
226年,曹丕病重,母亲卞夫人前去探望时,发现曾侍寝儿子的女人都很眼熟。她命人暗中调查真相,事后指着曹丕大骂:“猪狗不如的东西,死有余辜!”说完,卞夫人转身离开,直到曹丕病逝,都没再去看他一眼。卞家乃是歌舞世家,从卞夫人出生之时起,那产房中充斥的黄光就让人颇感意外。卞敬侯初为人父,对此颇感...
曹丕极有可能得了 “消渴”之症, 何谓“消渴”之症?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糖尿病。这种病症从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研究了。早期关于“消渴”的记载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dān)”,意思是五脏虚弱的人容易患这种病,并且还指出了病因,认为此病与常食“膏粱肥甘”有关。同时,也得出了一个与...
曹丕是三国时魏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曹丕,字子恒,公元187年出生于谯县。他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丕的童年是在汉末动乱中度过的,曹操当时势力并不强大,经常带着家人四处转战。曹丕8岁时就会骑在马上射箭。在精心习武的同时,他还热衷于读书作文,很快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公元204...
伟人本身就是诗人,又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所以他对曹丕的评价自然非常值得品味。在伟人看来,曹丕政治上比较平庸,但是毕竟建立了曹魏。伟人对建安文学评价较高,所以连带着夸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文学才华。受《三国演义》等作品影响,大家认为曹植才是更加文采飞扬的那个,曹丕则只知道逼着弟弟作七步诗。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