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号(Buran,俄语:Буран)是苏联可重复使用空间运输系统(МТКС, многоразоваятранспортнаякосмическаясистема)的航天飞机,是能源-暴风雪计划的一部分。 该机于1988年11月15日执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此次飞行采用自动控制,无机组乘员。此...
1989 年的时候,按照计划 “暴风雪号” 会在 1993 年前进行第二次无人飞行,预计飞行时长为 15 - 20 天 。但谁也没想到,苏联解体了,这使得 “暴风雪号” 项目的资金来源彻底断了。1993 年,“暴风雪” 计划正式宣告取消 。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最大发射重量105吨,着陆重量82~87吨,轨道高度250~1000千米,着陆速度312~360千米每小时。“暴风雪”号可使用100次以上,能将30吨有效载荷送入200千米高的太空,飞行时间7~30天。“暴风雪”号的机组成员2~10人,标准机组成员4人,包括正副驾驶员各一名,另有2名从事舱外活动和科学研...
苏联政府的管理不善也是导致暴风雪号遭遗弃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苏联科技领域由于存在多个管理体系,而且分工比较松散,问题及时的处理不到位,空间站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维护。在1983年暴风雪号的首飞任务中,因为维护错误的姿态,导致了航天飞机的一些关键部位出现了故障,严重影响了任务的执行和安全。面对这种危机,苏...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使用航空发动机进行模拟飞行测试〔1986〕 2110 0 20:11 App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工作人员搬运暴风雪1.02小鸟号航天飞机〔1995.08.24〕 1.3万 1 07:50 App 苏联ИР-100实验核火箭发动机 2042 0 16:51 App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仍在测试(苏维埃传奇走向终结)〔1992〕 1826 0 22:04 App ...
暴风雪号凝聚的是当时苏联举国体制最先进的航天技术,在很多方面甚至还超过了美国的技术指标。比如,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首次发射就令美国同行们咂舌!暴风雪号1.01的首次发射是无人驾驶,拥有全自动驾驶功能,美国是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后,2006年在发现号上才加装了自动降落功能,还不是非全自动驾驶功能。虽然暴风雪号在...
不过,苏联并不知道美国工程师所想,只以为是美国在密谋更大的计划,于是秘密启动了自己的航天飞机计划,这就是“暴风雪号计划”的由来。从外形上看 它和美国航天飞机极为相似,但因为暴风雪号起飞时间比美国同行晚几年,有些西方媒体称苏联过度借鉴了NASA的创意,不过,从性能来看,暴风雪号显然远超美国。它是...
暴风雪号,是前苏联为了应对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而研制的空间飞机。它在1988年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太空飞行,展示了其超越美国的技术水平。然而,它却在之后被苏联政府搁置,最终在2002年被一场屋顶坍塌事件摧毁。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空间飞机的面纱吧。暴风雪号...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使用“能源”号大型通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整个发射过程紧张而有序,火箭在强大的推力下将暴风雪号送入太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公里的圆形轨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两圈,历时3小时。在此期间,地面控制中心通过...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不只1架 米亚4改造的VM-T也能背负暴风雪 首先,那架在1988年进行过唯一一次无人轨道飞行的是“暴风雪”1.01号,它获得了最高荣耀,同时下场也最惨。苏联解体后,它归属哈萨克斯坦所有,但由于哈萨克斯坦缺乏资金维护,只能任凭风吹雨打,机体早已残破不堪,在2002年,由于机棚倒塌,暴风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