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是晋水四渠中的主渠,穿越晋祠馆区中部,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穿流而过。 春秋末期(-453年)晋国世卿智伯瑶为攻取赵襄子晋阳城,曾决晋水围灌,后人利用这条旧道,加以修竣,成为灌溉农田...
智伯渠 1/0 智伯渠 4.3分 4条点评 具体开放时间需咨询景区 实用攻略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鱼沼飞梁 地图·周边 达人笔记 山西晋祠 高认知 166 用户点评(4)查看全部 4.3/5分 好评3 芳芳外婆 4分 满意 位于太原晋祠内的智伯渠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它是由位居晋国六卿之一的...
除智伯渠外,山西省灌区唐代记载较详,宋以后较著名的有: 元至元三年(1266年)平阳路(治今临汾县)引汾水灌民田千余顷;明代榆次县洞涡水上有万春渠灌田120顷,涧河上有 ...
智伯渠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公园内,又名海清北河。起于晋祠难老泉,终于汾水河。渠水蜿蜒向东纵贯晋祠,碧水涟涟,清澈见底,垒石夹岸,莎草荡漾,终年不冻。像一条翠绿的纱带,把晋祠的许多景物联系在一起。 相传这条渠道是春秋末年晋国世卿智伯瑶所开,故名智伯渠。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
智伯渠始于战国初年。它的拦河坝原来是为壅水攻城作战修筑的[注:郦道元在《水经•晋水注》 中记载着“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于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
智伯渠 会仙桥下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河流,它就是颇有历史的智伯渠。渠水蜿蜒向东纵贯晋祠,碧水涟涟,清澈见底,垒石夹岸,莎草荡漾,终年不冻。它像一条翠绿的纱带,把全祠的许多景物连在一起。 传说,这条渠道是 2000 多年前春秋末年晋国的智伯瑶所开,故称智伯渠。
“会仙桥与智伯渠”传说 太原市的前身——晋阳古城,始建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97年,曾用名为并州、太原、北都、北京……自古即为都会之地,至今已有2520年的历史。最著名的“智伯水灌晋阳”、“豫让吞炭刺赵”、“刘琨孤城抗战”、“李渊兴兵反隋”、“唐王御书晋祠铭”、“武则天诏刻《华严经》”、“晋王车裂...
智伯渠,也被称为海清北河,据说是由晋国的智伯瑶所开凿。智伯瑶是晋国的一位世卿,他联合韩、魏两家一同攻打赵襄子,意图夺取晋阳城。然而,赵襄子坚守晋阳,使得智伯瑶难以得手。 智伯瑶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了水攻之计。他决定开凿一条渠道,将晋水引至晋阳城,以此来淹没城池。这就是智伯渠的...
智伯渠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工程壮举,更是一段传奇故事的开端。 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公孙吴的贤人,他聪明睿智,深受楚国君主的器重。公孙吴一直心系百姓的疾苦,他看到百姓因为交通不便而困苦,于是决定开凿一条运河,连接黄河和淮河,方便百姓的交通运输。于是,他率领众人开始了艰苦的挖渠工程。 据传闻,智伯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