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城古运河东岸的土岗上,有一座普哈丁墓园。俗称“巴巴窑”,占地25亩,由古清真寺、古墓园、古典园林三部分组成。 普哈丁,相传为穆罕默德圣人第十六世裔孙,南宋咸淳年间来到扬州,1275年在扬州归真,长眠…
普哈丁,又被称为“补好丁”,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支系第16世的后裔。他生于宋朝,卒于德祐元年(1275年),葬于城东水关河东的高岗上,即普哈丁墓。普哈丁在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首次来到中国,并在扬州停留了一段时间后返回。三年后,他再次来到中国,东游至津沽,然后移舟南下,最终抵达扬州。他的墓至今...
普哈丁园位于扬州古运河的东岸,在南宋时,相传是普哈丁来扬州时,主持修建了仙鹤寺,死后安葬于普哈丁园。墓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扬州过去的繁华,其中式与伊斯兰式建筑合璧的风格很有特色。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扬州迎宾馆·山·餐厅 4.3 分 13条点评 ¥343/人 江浙菜 "餐厅装潢美轮美奂,创意淮扬菜颇具巧思"...
从阿育王到普哈丁 文/林永芳 图/肖文津 宁波竟有阿育王寺,同样令人惊讶的是,扬州还有普哈丁园。据说,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支系第16世裔孙,有人视其为阿拉伯王子,他于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1274年)来扬州传教,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7月在由济南返回...
普哈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建立了众多学校,并帮助了数以千计的贫困儿童获得了教育的机会。 普哈丁出生于阿富汗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在自己的童年时期就经历了贫困和艰辛。然而,他从小就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不屈不挠地追求教育。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普哈丁仍然坚持每天努力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国立喀布尔大学。 在...
文字:大海 | 作图:孙绿 | 编辑:顾八荒 在扬州城古运河东岸的土岗上,有一座普哈丁墓园。俗称“巴巴窑”,占地25亩,由古清真寺、古墓园、古典园林三部分组成。 普哈丁,相传为穆罕默德圣人第十六世裔孙,南宋咸淳年间来到扬州,1275年在扬州归真,长眠在大运河畔。
普哈丁,亦称作“补好丁”,以下是他的个人简历: 一、基本信息 本名:普哈丁 别名:补好丁 身份:相传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支系第16世裔孙 二、生平经历 出生与去世:生于宋朝,卒于德祐元年(1275年)。 入华时间:首次在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来到中国,并在扬州停留一段时间后返回。三年后,他再次来到中...
此外,墓园内还有一座衣冠冢,属于在甲午战争的平壤战役中战死的总兵左宝贵。他牺牲后,光绪帝准许在其生前立功之地建立专祠。扬州官府遂为左宝贵在普哈丁墓园修建了祠堂,并立衣冠冢。如今祠堂已不存,独留衣冠冢供人凭吊。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苏杰少的大稻穗 2025-02-21 《平妖传》袁谭结局揭秘《平妖...
扬州在宋朝那会儿,那可真是够牛的。商贾云集,文化鼎盛,比现在的上海还要国际范儿!普哈丁一来就迷上了这座城,不是来旅游,而是要在这安家落户。他学中文、做生意、传教授经,一边融入本地文化,一边保持着自己阿拉伯人的特色。想想现在的外国人在中国,能有他这水平?基本是零!普哈丁在扬州那可是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