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会随即把重显介绍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与重显一交谈,颇感心心相印,于是就推荐他到苏州翠峰寺任住持。 传播云门宗禅法 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重显告别翠峰寺,出任雪窦山资圣寺住持,开始传播云门宗禅法,世称“雪窦重显”。 一天,雪窦重显站在法座前环顾僧众说:“如果我们都能以本来面目相见,我又何必升堂说法...
参智门,问曰:“不起一念,云何有过?”门召师近前,师才近前,门以拂子蓦口打,师拟开口,门又打,师豁然开悟。初住翠峰,后住雪窦。僧问:“如何是诸佛本源?”师曰:“千峰寒色。”曰:“未审向上更有事也无?”师曰:“雨滴岩花。”七月七日。盥沐摄衣。北首而逝。塔全身于寺之西坞,赐号“明觉大师”。
法显禅师在天竺辗转多出求学,随行的人有的可死途中,有的留在了那里,最后只剩下发显禅师一人孤身返回。法显禅师整理了许多经书返回,一路也多波折,也许因法显诚心所感,终化险为夷,于义熙十二年(416年)平安归国,前后共十五年。回国后翻译出经纶多卷,为后世做出了很大贡献。可谓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
重显禅师曾于池州景德寺做过首座和尚,为大众讲过僧肇《般若无知论》,又于灵隐寺隐修三年,后又住翠峰。 不久,重显禅师便应明州知州曾公(曾会)的邀请,住持雪窦资圣寺,时间长达三十一年。在此期间,重显禅师大振宗风,被称为“云门中兴之祖”,一时天下衲子争相亲附。因为重显禅师久住雪窦山,故后世禅林皆称之为...
《辞显禅师题壁》是宋代诗人善暹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善暹自幼即励志求学,遍游各名山大刹,寻师问道。中年时,他到明州雪窦山资圣寺,参拜有“云门中兴”之号的云门宗高僧明觉重显禅师,甚得重显的器重。重显甚至称他为“海上横行暹道者”,分其坐席。其后重显更欲将首座之位让给善暹。善暹知悉后便...
雪窦重显禅师 不起一念 满目尘埃 蓦然便撼 寒谷生春 当阳迸出 没量大人 洞庭秋月 孤朗如银 【生平】 公元980年-1052年,宋代云门宗僧。遂宁(四川蓬溪县之西)人,俗姓李。字隐之。家世富豪,以儒业传世。幼受家学,而志存出世,乃以妙龄离俗入道,投益州普安...
在长达29年的雪窦寺住持生涯中,重显声名远播,他的贡献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仁宗皇帝曾赐予他紫衣,而贾昌朝的奏请则使他获得了“明觉大师”的封号。重显禅师的著作《颂古百则》或称《碧岩录》是北宋圆悟克勤大师的作品,由他的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全书共十卷,内容丰富,主要以云门宗公案为依托...
信相宗显禅师 摘自:五灯会元 - 宋·普济 成都府信相宗显正觉禅师,潼川王氏子。少为进士,有声。尝昼掬溪水为戏,至夜思之,遂见水泠然盈室欲汲之不可,而尘境自空。曰:「吾世网裂矣。」往依昭觉得度,具满分戒,后随众咨参。觉一日问师:「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汝作么生会?」师于言下顿悟,曰:「...
戒显禅师(1610-1672),明末清初临济宗高僧。号晦山,灵隐具德弘礼禅师法嗣。娄东(今江苏太仓)王氏子。人物 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九,戒腊二十八。年三十四舍俗出家,先后于千华三昧老人、具德弘礼禅师门下参学。得弘礼心印密契。顺治八年应请住云居山,重振丛林,兴残起废,复立清规,大开法筵,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