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禅师与重显一交谈,颇感心心相印,于是就推荐他到苏州翠峰寺任住持。 传播云门宗禅法 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重显告别翠峰寺,出任雪窦山资圣寺住持,开始传播云门宗禅法,世称“雪窦重显”。 一天,雪窦重显站在法座前环顾僧众说:“如果我们都能以本来面目相见,我又何必升堂说法呢?”他用手划了一划,说:“各位...
重显禅师曾于池州景德寺做过首座和尚,为大众讲过僧肇《般若无知论》,又于灵隐寺隐修三年,后又住翠峰。 不久,重显禅师便应明州知州曾公(曾会)的邀请,住持雪窦资圣寺,时间长达三十一年。在此期间,重显禅师大振宗风,被称为“云门中兴之祖”,一时天下衲子争相亲附。因为重显禅师久住雪窦山,故后世禅林皆称之为...
重显禅师回答:“出家人应该随缘参学,无所求。介绍信带来的特别待遇只会让我生起傲慢,反而障碍我的修行。因此,我并没有把信转呈给住持。今日你既然到此,我就把信还给你吧!”重显禅师在雪窦寺五年,隐晦自泰,不求闻达,那种磊落洒脱的气度,令住持和尚非常欣赏,并将管理雪窦寺的重任交给了他。后人尊称他为雪窦重...
雪窦重显禅师(980-1052)俗姓李,字隐之,遂宁(今四川潼南)人。他是禅宗云门宗中兴之祖、云门宗第四代祖师。重显出身于豪富之家,世代以儒业相传。24岁那年,重显的父母相继去世,他感到人生无常,于是投益州(今四川成都)普安院仁铣法师出家,后又来到湖北随州智门光祚处参禅。
不知何处圆蟾夜,同念山头老病身。“宋朝重显《病中寄诸化主》初衣解诗:这首诗是宋朝的大和尚,云门宗僧所写的一首诗。归为禅诗之类,是因为他的身份,因为他是著名的”雪窦禅师”,弟子如云,海众云集。但是我喜欢这首诗明丽清新,感恩大气。这是他中晚年的作品,他生病静养,答谢各方施主的问询。而...
初住翠峰,后住雪窦。僧问:“如何是诸佛本源?”师曰:“千峰寒色。”曰:“未审向上更有事也无?”师曰:“雨滴岩花。”七月七日。盥沐摄衣。北首而逝。塔全身于寺之西坞,赐号“明觉大师”。赞曰: 不起一念 满目埃尘 蓦然便摵 寒谷生春 当阳进出 没量大人 洞庭秋月 孤朗如银...
这句话来自北宋的一位高僧,雪窦禅师,也就是重显。他的一生,岿然不动地过着无碍的生活,无论是儿时出家,还是推陈出新地讲禅,抑或是面对信众挽留,自喻为孤鹤,从来是挥一挥衣袖,随缘洒脱。 今天,来与你聊聊他的故事。 Pic_林曦 结佛缘这件事,始于重显七岁那年。
在宋代,有一位名叫重显的禅师,出生于公元980年至1052年,原名李隐之,四川遂宁人,属于云门宗。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不仅精通佛法,还擅长文学和书法,视云月为生活伴侣。在出家后,他跟随光祚禅师修行,经过棒喝开悟,随后在灵隐寺居住三年,后被邀请到雪窦山资圣寺主持,这里成为了云门宗的复兴之...
雪窦重显禅师小传 2021-02-27 19:06:1406:591万 所属专辑:《碧岩录》 声音简介 雪窦重显禅师小传 明州(今浙江宁波)雪窦重显禅师,智门光祚禅师之法嗣,俗姓李,遂宁府(今四川遂宁县)人。重显禅师出身豪富之家,自幼就受到过良好的家学薰陶,但是他却对于经世儒学不感兴趣,内心向往出世的修行生活。父母知其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