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壮族春牛舞在南宁市江南区的江西、吴圩、苏圩、延安各镇盛行,尤以苏圩镇为代表。此舞蹈是春牛贺年队在春节期间到各村贺年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套路丰富。遗产信息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遗产名称:南宁壮族春牛舞 所属性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138 申报人/申报单位...
壮族春牛舞,是不可多见的壮族民间艺术珍品,被专家称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一起来感受它的气势!展开 2024-10-12 22:51 发布于广西|654 观看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广西卫视 粉丝8848|关注1 +关注 作者最新视频 47|01:01 在广西春晚的后台,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为观众朋友们送上了新年祝福,愿大家在新...
每逢春节至农历二月初二,民间自愿组成的春牛舞队,走村串寨,所到之处深受欢迎。 春牛舞的基本动作大多是来自农事活动,经过加工提炼成舞蹈动作,套路主要有春牛出栏、春牛上路、春牛背轭、春牛耕田、春牛擦痒、卧地、听歌等;每当表演一段落时,表演者便演唱各种以家事活动为内容、抒发农家盼望来年风调雨顺的山歌,表达...
紫金秋菊姐春牛舞 字幕版 - 紫金综艺于2023111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9.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舞春牛,作为一种牛文化,属农业文化的范畴,在西林县壮族民众中仍一直被保留着,也是其春节习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简介 所属地区: 广西 · 百色 · 西林县 文化遗产名称:壮族春牛舞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 详细介绍 图案 “春牛”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
春牛舞是怀集县壮族瑶族乡以及周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起源于清朝光绪二年(1874年),从广西贺县传入,主要流传于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及周边村落。自传入至今,除文革期间外,都是当地老百姓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新年传统活动。每年大年初一至元宵期间,村民们都会走村过寨,或在农家小院,或在村边广场进行演出...
新民春牛舞 新民春牛舞是垫江县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这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关,有祈求风调雨顺、四季丰收的寓意。主要流行在我县新民镇、桂溪镇和坪山镇三个地方。是旧时在传统灯彩,老百姓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也叫茅牛舞、玩茅牛。
春牛舞是地方戏的一种,不需要舞台、布景、戏幕,与观众面对面背靠背的演出,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这种歌舞活动,过去较为普遍,曾盛极一时,十年动乱时被作为封资修扫除。随着时代进步,在现代文化的浪潮中,春牛舞这种古老的客家文化传统习俗,逐渐成为一种记忆之物。
《春牛舞》流传于龙门县麻榨镇寨下村,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春牛舞》是农村民间的一种演唱舞蹈,具有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每年每逢春节或开耕时节,寨下村则择日进行春牛舞表演。《春牛舞》唱词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开始只用于教育农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并以此形式祈求今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