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释义为“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此句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枯树赋》。原文描述: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片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假设有情时,可不能得青青如此!
其中,“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乃全文精华,意为:当年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是多么枝繁叶茂、婀娜动人;如今再看那柳树,却是枝叶凋零,十分凄凉。树木尚且如此,何况人呢?人总有一天也会衰老、死亡,想到这些,怎能不让人感到悲伤呢?此句借柳树之荣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含义是: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这里作者是用树来自喻,将树的衰荣和自己的人生坎坷遭遇联系起来,树即是人,人即是树,见此树而...
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拱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注释 1.殷仲文:字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大臣、诗人。少有才藻,美容貌。为新安太守。东晋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入建康...
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拱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注释 1.殷仲文:字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大臣、诗人。少有才藻,美容貌。为新安太守。东晋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入建康...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南北朝.庾信 ●译文 (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在汉南种下的依依婀娜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
姜夔: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姜夔提及此佳句的原作者是“桓大司马”,而“桓大司马”也就是东晋权臣桓温(312-373年)。“昔年种柳”这短短六句,道出时光更迭,物是人非的意境,怪不得姜夔如此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