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帝遇害塑像: 公元1668年(清朝康熙七年),在清廷基本扑灭了神州大陆的反清烽火后,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终于宣布,从此对明朝朱氏宗室“网开一面”,放他们一条生路:「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 可是,被清廷的血腥杀戮了二十余年的朱氏子弟,又岂敢当真?说穿了,...
同年,清廷更公开发布谕旨:【凡故明宗室……若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诛之!】( 明朝朱氏宗室,如果是迫于无奈才投降,或者反抗过满清却又投降,或者被属下挟制投降,无分年龄老少,全部斩首! ) 公元1646年12月,清军攻陷广州,灭亡绍武政权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广州大屠杀,在长达十二天的时间内,杀...
明朝的藩王制度自此正式确立。朱元璋设想中,藩王多置于内地及边疆要地,统率着一定规模的军力。其军队主要由三护卫组成,规模介于三千人到超过万人之间。他们不具备地方行政管理权限,无法对地方行政事务进行干预。他们能够指挥军队讨伐奸臣和乱臣,平定地方叛乱,并抵御外来侵略。如此,则可以加强朱氏对地方和边疆的控制,...
坐落于长兴县太湖街道白溪村的白溪紫阳朱氏宗祠,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南宋年间始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经朱升之手重建并更名为“画庄”后,这里便成为了朱氏家族的宗祠。据清光绪《长兴县志》记载,该宗祠位于宜春门东北五里的白溪,曾是朱氏家族的荣耀象征。它占地广阔,建筑面积...
明朝灭亡以后:上百万朱姓皇族的去向之谜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曾经辉煌一时,然而终究难逃历史的轮回。当明朝灭亡的那一刻,上百万朱姓皇族也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命运抉择。他们有...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分封儿子们为藩王,以屏藩保卫中央政府,经过几百年的繁衍,造就了庞大的明朝皇族。其中凤阳朱氏数十万成员,大部分在第一场劫难中被农民军屠杀了。另一部分又在抗清保国的战争中壮烈殉国。除了这两部分外,在这场空前浩劫中侥幸逃生的皇族成员,又开始了更加艰难的生活。据历史记载,在明清...
关于明朝皇族朱氏后裔的数量,历史资料显示在明末时期已逾百万。尽管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他们遭受了重大损失,尤其是亲王和郡王级别的成员,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远支的皇族成员,如自太祖时代起就已疏远的族人,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广泛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西等地,其中江西的宁藩宗室后裔在明亡后仍留居当地...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于安徽凤阳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早年经历坎坷,曾为僧、乞讨,后投身反元起义,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步统一中国,于1368年登基称帝,开创了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二、朱氏王朝的辉煌成就 明朝在朱元璋及其子孙的治理下,一度达到鼎盛。洪武、永乐...
尊祖敬宗,由近及远,明合者之所由,分亦明分者之所由。合本支百世燕翼,永承后之人继吾志,踵而修之,亦将有感于斯文。’时光绪三十二年春王正月上浣,曾孙静智谨志于黄山之左桃园庄。”综上所述,阿洛子朱氏亦是青州衡恭王的后裔,该支系主要分布在诸城东南部桃林镇的阿洛子村和桃园村。阿洛子村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