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清廷更公开发布谕旨:【凡故明宗室……若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诛之!】( 明朝朱氏宗室,如果是迫于无奈才投降,或者反抗过满清却又投降,或者被属下挟制投降,无分年龄老少,全部斩首! ) 公元1646年12月,清军攻陷广州,灭亡绍武政权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广州大屠杀,在长达十二天的时间内,杀...
几百年来,朱氏子孙在白溪村繁衍生息,成为了长兴地区的名门望族。古朴的宗祠内,《长兴紫阳朱氏宗谱图》详细记载了从第一代世祖朱熹开始,以第三代世祖朱钰和第十五代世祖朱升为主脉的家族历史。宗谱显示,长兴朱氏人才济济,明、清两代高中进士、举人者众多,被誉为“一门五进士”。长兴紫阳朱氏宗谱图 这张珍贵的...
明朝皇族朱氏后裔在明末时期数量众多,具体数字因资料差异而有所不同,有说数十万,也有讲数百万。在改朝换代之际,他们的命运显得尤为坎坷。首先,许多朱氏成员在战乱中直接失去了生命。大部分人在农民军的屠杀中丧生,部分则在抗清保国的战争中英勇殉国。此外,还有少数人选择自杀,例如宁靖王朱术桂在台湾失陷时,因...
然而,辉煌之下,朱氏家族也难以逃脱皇权斗争的阴影。随着皇位传承,皇族内部的权力争夺日益激烈,尤其是明中期以后,宗室膨胀,藩王势力尾大不掉,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等重大事件,严重削弱了中央权威。万历以后,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党争频发,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更是将朝廷推向分裂,加速了明朝的衰败。五、朱氏家族的...
如此,则可以加强朱氏对地方和边疆的控制,即所谓“外卫边陲,内资夹辅”但未曾料想,这些藩王的发展轨迹完全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期。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史称“建文帝”。当时藩王多由建文帝的叔伯担任,因其权势较大,难以有效控制,逐渐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建文帝推行“削藩”,却引发...
让我们一起弘扬朱氏文化,传递正能量,感受这份独特的家族历史与荣耀。朱元璋全身像,展现其1368年至1398年的辉煌岁月。朱元璋半身像,凝练地展现了其从1368年至1398年的辉煌统治生涯。朱棣全身像,生动地描绘了他在1402年至1424年间的卓越统治风采。朱棣半身像,展现了他在1402年至1424年间的辉煌统治时期。明仁宗全身...
明末有百万朱氏皇族?200多年的时间,就是养猪也没这么快(4) 但尽管如此,皇室成员从明初的20出头到明末的百万也是挺夸张。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157000)余位。 《五杂俎》记载,万历末年(1620年之前),宗室人口20余万。
而百姓也在这些朱氏藩王的压迫之下民不聊生,张献忠也是被压迫的百姓之一。在日复一日的压迫与折磨之下,原本老百姓们能苟且度日,对这些人的怨恨也只是藏在心里。但等到明末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这些人却仍然不顾百姓死活,正应了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活不下去,明末百姓纷纷起义反抗明朝统治...
明朝灭亡以后:上百万朱姓皇族的去向之谜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曾经辉煌一时,然而终究难逃历史的轮回。当明朝灭亡的那一刻,上百万朱姓皇族也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命运抉择。他们有...
朱熹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朱塾、朱埜(yě )、朱在。长子朱塾,子孙形成虞邑窦堰朱氏与桐城朱氏。后裔朱梴(chān)被封为明朝第一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承袭爵位。三子朱在早逝。 朱熹的次子朱埜生四子:朱钜、朱铨、朱铎、朱铚(zhì)。次子朱铨因官迁庐陵,成为庐陵朱氏始祖。朱铨之子朱元圭退居后在书院讲经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