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影像的创作者· ··· 吉尔·德勒兹作者 作者简介· ··· 吉尔・德勒兹 ,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2年发表处女作《休谟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学》,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史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师,1969年接替...
用德勒兹的话说,便是感知-运动情境(Sensory-motor Situations)的关系决裂。在“时间-影像”中,时间不...
《电影II:时间-影像》是由作者Gilles Deleuze(德勒兹)主编的一本书。作者简介 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国哲学家,生于巴黎,曾任教于索邦大学(University of Sorbonne)及梵森大学(University of Vincennes),为‘68年五月学潮运动先驱。思想影响后世甚钜,范围包括哲学、政治、心理分析及哲学等。着有《差异与...
我觉得,电影其实是发现并阐释关于时间的特质,这可能也是《时间 影像》的本质。世界由不同系统组成,按...
德勒兹给出了三种时间-影像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回忆-影像。这类电影常用闪回镜头对时间进行分岔。陆川导演,姜文主演的《寻枪》就用了多次闪回镜头,来讲述丢枪的警察回忆参加婚礼的过程。闪回不只唤醒主人公的记忆,还展现事件的因果。闪回镜头构成时间分岔,每一次闪回都是对线性时间的解构,也是一次可能性,提醒观众对...
时间―影像的创作者· ··· 吉尔·德勒兹作者 作者简介· ··· 吉尔・德勒兹 ,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2年发表处女作《休谟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学》,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史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师,1969年接替...
《电影Ⅱ时间-影像》是2003年10月1日远流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勒兹。该片讲述了时间-影像随战后电影转变而生,源自感官情境向纯声光情境的演变,它反转了运动与时间的从属关系,通过无理断裂的再串联展现时间的次序或系列,与思维、话语符徵紧密相关,但电影中的思维自显与专属话语行动仍是探讨的核心的故事。
摘要:德勒兹在其哲学创作生涯的早期主要谈论时间概念,其早期形而上学思想就是通过重塑时间概念而建立的。在20世纪80年代的巴黎万赛讷校园,通过讨论电影以及重述柏格森的思想,德勒兹又回归了时间主题,根据影像与时间的多种生成关系,他提出了“...
关键词:“时间—影像” 德勒兹 后现代 从柏拉图(Plato)的“洞穴寓言”到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拟像”,影像在不同学科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阐述路径。无论是作为权利、欲望的投射还是大众消费,影像都已经成为时间的栅格,成为人类时代的缩影。当初从影像获得的想象力和感召力已经丧失,我们需要的似乎只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