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 ①不能得,而况其凡 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庄子·齐物论》)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庄子·齐物论》)(1)“道生一”一句的意思是什么?(2)“一生二”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
所以“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非分别思量所能及,这个是体上的,的确是非分别思量所能到。的确是不可说,不可说。但是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表达法喜,还是要说。“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还是要把这个风光泄漏一二,让众生沾沾法喜,启迪后人嘛。 别把心弦绷太紧 “一与言为二...
人于天人合一之境界有自觉,但天人合一则无自觉可言,有思议与言说之自觉则无合一矣。对于儒之“大全”,道之“道”,佛之“真如”,皆是不可思议与言说之存在,思议与言说涉及以上,即非其存在,即成错误。《庄子·齐物论》有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既已...
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
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司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趋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①不能得,而况其凡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庄子·齐物论》)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 ①不能得,而况其凡 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庄子·齐物论》)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不说、无言是“既已为一矣”,那是在体上、在涅槃上、在真如自性上是不需要说的。“且得有言乎?”没有必要去说了,说了都是假的,说了都是头上安头,没有用的。但是已经说了,佛祖也在开示,历代圣人祖师也在开示啊。“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能够不让别人说话吗?当说的还是得说。能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