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无锡4座古桥梁登上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分别是巡塘桥,清名桥,蛟桥,玉带桥。本期“穿越时光的桥”就去这四座桥走走吧~巡塘桥01古河一道,小巷两条,青石板路,小店烟火,这便是如今的巡塘古镇了。巡塘桥,古镇中的一座拱形金山石桥,架在巡塘河之上。镇以桥名、桥以河名,颇具水乡特色。巡...
清名桥:这座桥可是无锡古运河上的璀璨明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站在桥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耳边萦绕。 金莲桥:这座桥可是市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了,建于宋代,由抗金名相李纲修建。金莲桥造型古朴优美,桥两侧的石栏杆上...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在清名桥南侧是伯渎河,流经梅村至常熟。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的景点。1986年,清名桥被列为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西门桥历史悠久,可以称得上是无锡有史可考最早的古桥,始建于隋炀帝杨广的大业年间(610年左右),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重建,元代时改建为石梁桥。后历经战乱,反复毁建不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路拓建,路桥对直,原西门桥移位改建,新桥3孔,19米宽,花岗石桥墩,钢梁桥面,跨长37米,于1960年4月完工,桥随路名,取名...
位于槐古支路路口的解放南路人行天桥,双向自动扶梯让过马路轻松惬意,桥体外形设计成了形似江南传统的乌篷船,独创的设计理念凸显了无锡特征。桥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这个秋日,让我们一起“桥”见梁溪。来源:无锡博报、梁溪区委宣传部、青春梁溪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第一座:西门棉花巷里的兴隆桥,——这也是无锡名气最大的一座兴隆桥。棉花巷的兴隆桥,横跨在无锡的“酱园浜”(酱园浜也是以前无锡的外环河),老无锡人又喊它叫“外吊桥”,这座桥目前已经是无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造前的桥 东边从五爱广场进入棉花巷向前一直走,就能找到;西边从一中的东门北边的五里街向东...
清名桥,位于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清名桥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无锡古运河上最古老、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 清名桥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耀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清康熙八年,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
无锡的清名桥,原名清宁桥,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横跨在古运河和伯渎港的交汇处。这座桥飞架在运河两岸,显得格外壮观。清名桥的南侧是伯渎河,这条河流经梅村,最终汇入常熟。清名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全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为13.1米。整座桥全部用花岗岩堆砌而成,造型匀称,稳固而雄伟。这座...
张泾东街兴隆桥 锡山区张泾东街兴隆桥 张泾兴隆桥位于锡山区张泾街镇东端,横跨市河南北,原名兴龙桥,又称青龙桥,2016年,该桥被列为第三批无锡市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 张泾镇在清末民初年间是无锡地区仅次于荡口的大集镇,到抗战前夕,张泾街上商铺总数达到百家之多,商业规模超过外地一个小县城。
金莲桥 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市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得名于金莲池,池内千叶金莲,为南北朝时所种,只庐山、华山和惠山三寺才有。 地址:锡惠公园内惠山寺前 公交:2、10、26、27、39、43、56、59、71路等 兴隆桥 坐落在城西棉花巷外环河上,旧名“兴朗桥”,又名外吊桥,该桥已是无锡地区为数不多且保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