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无异禅师(西元1575~1630年),安徽人,俗姓沙,又名元来法师,博山元来。简介 十六岁游金陵(南京),在瓦官寺听经。到五台,投于静庵通出家,勤修三观玄旨五年。从极庵洪受比丘律,前往峨峰拜谒寿昌无明,寿昌担锄戴竺如田夫,疑而退出。至福建,住白云峰三年。着《心经指南》。请教寿昌,以信回答,...
博山无异禅师,原名沙元来,生于西元1575年,逝于1630年,是安徽人。他十六岁时游历金陵,初次在瓦官寺聆听佛法,深受启发。后来,他前往五台山,拜入静庵通门下出家,五年间深入研习三观玄旨。他在极庵洪法师处接受比丘律的教导,并曾去峨峰拜寿昌无明禅师,然而寿昌禅师以田夫般的质朴生活让他有...
博山无异元来(西纪一五七五——一六三O),又号大舣,是明末中国的一位禅宗大师,他十六岁听《法华经》,接着便到五台山出家,先学天台三观,经五年受比丘戒。当时无明慧经,倡曹洞法门于峨峯、及宝方、无异元来即在慧经的印可而得法。他的禅法,傅自曹洞宗,从他的《警语》看来,用工夫的方法却与临济宗的看话...
博山无异禅师简介 博山无异禅师(西元1575~1630年),安徽人,俗姓沙,又名元来法师,博山元来。 十六岁游金陵(南京),在瓦官寺听经。到五台,投于静庵通出家,勤修三观玄旨五年。从极庵洪受比丘律,前往峨...
博山无异禅师(西元1575~1630年),安徽人,俗姓沙,又名元来法师,博山元来。十六岁游金陵(南京),在瓦官寺听经。到五台,投于静庵通出家,勤修三观玄旨五年。从极庵洪受比丘律,前往峨峰拜谒寿昌无明,寿昌担锄戴竺如田夫,疑而退出。至福建,住白云峰三年。着《心经指南》。请教寿昌,以信回答,以为不...
博山无异元来禅师《法语》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将身心器界,悉皆空去,空到无管带处,无依倚处。不见有身心,不见有世界,非内非外,总是一空。谓空便是禅,谓空得去便是佛。行也是空,坐也是空,空也空去,行住...
博山无异禅师广录,是一部由明·无异元来撰写的禅学著作,后由弘干、弘裕共同编纂。该书的正式名称还有《无异元来禅师广录》。该版本于清康熙十年(1671)首次刊行。这部作品堪称无异元来禅师语录的集大成之作,被收录在多个禅学典籍中,如《嘉兴藏》(新文丰版)的第四十册以及《禅宗全书》的第...
1673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by:明远居士 2178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by:无戒不解脱 4万 学山禅师 by:乐空007 1.2万 佛印禅师 by:肉馅小馄饨 5620 学山禅师 by:平常心度平常日 1.3万 致敬禅师 by:日拱一步 1356 禅师语录 by:蝉音繁星 8696 随佛禅师 by:汪广辉悦享听读书正源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摘自:佛学大词典 凡三十五卷。明代僧无异元来(1575~1630)撰,法孙弘瀚、弘裕共编。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称博山大舣和尚广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本书系集无异元来禅师一代语录之大成,内容包括无异禅师语录序、锡类法檀序、剩录序、禅警语序、宗教答响序、博山能仁寺等五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