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沈建中已为施蛰存编著过系列读本,除了前文提到的《北山谈艺录》等,还有《世纪老人的话——施蛰存卷》《闲寂日记、昭苏日记》《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才打开施蛰存这扇研究金石碑版的“北窗”,从而对施蛰存毕生学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编者在《近楼受教似“学徒”》中提及在北山...
王兴康:1956年生,编审,施蛰存的研究生,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 张文江:1956年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施蛰存的研究生,著有《钱锺书传》《管锥编读解》、《古典学术讲要》等。 沈建中:1960年生,长期在银行工作,施蛰存晚年学术助手,编撰出版了《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北山楼金石遗迹》...
现代诗词大家施蛰存七律4首,融合唐宋风格,形成独特韵味,可学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是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有《唐诗百话》、《词学论稿》、《宋元词话》、《历代词籍序跋萃编》、《近代六十...
在上世纪的现代作家中,与苏州有缘的不少,可以开列出一长串名单。其中施蛰存、钱锺书、杨绛这三位却有些特别。施蛰存生于1905年,钱锺书生于1910年,杨绛先生生于1911年,除了出生年份相近,他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出生成长在吴语区的江南,早年又都在苏州生活或求学过。施蛰存先生童年的很长一段是在...
施蛰存 [ shī zhé cún ] 生词本 详细释义 施蛰存 [shī zhé cún]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详细释义 热搜字词荷尔蒙 救世主 簸箕掌 感叹号 班干部 三生石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施蛰存(1905-2003),名德普,字蛰存。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文学新感觉派作家、翻译家、学者,华东师大教授。施蛰存一生著述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1937年以前,除进行编辑工作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抗日时期主要是散文创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要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
施蛰存,一个百年孤独的灵魂 巴金活过101岁,施蛰存活过了99岁,他们犹如一组对偶的镜像,从各自的角度书写了中国文坛的诡异容貌。用搜索引擎检索巴金的名字,百度可以获得1460万项结果,与之相比, “施蛰存”的名字,百度为293万项结果,仅为巴金的五分之一,他的社会名望,竟不如一个平庸的网络作家。这个两位世纪老人,身...
以至于施蛰存在1991年8月9日给笔者的信中说自己是“出土文物”,“想不到近年忽又‘走红’,亦颇感青年人好奇好古”。最早最有影响的研究,是吴福辉发表在《十月》1982年第6期的《中国心理小说向现实主义的归依——兼评〈春阳〉》,肯定了“施蛰存小说不乏佳篇”。之后是严家炎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施蛰存手迹 海派:“宫晓卫在外地,也不能漏掉的” 高渊:施先生不仅开了写小说、做翻译、研古文、收碑帖这四扇窗,同时在编辑、教书、杂文等领域也建树颇丰。他以人生百年,开窗多扇,用现在的话说,堪称“斜杠老人”。作为后人,应该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