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一:痛骂朱棣,不肯拟诏 方孝孺,出生于1357年,浙江台州人,从小聪明好学,师从名门,早年拜在宋濂门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天赋,很快成为当时儒门的领袖,被誉为“明初第一大儒”。朱元璋十分欣赏方孝孺的才华,想要孙子朱允炆重用他。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就按祖父遗训请方孝孺入京任职,方孝孺正式成...
所以方孝孺代表的不是政治,而是天下文人,有着满腹经书,严苛履行儒家文化,他不是一个政治家,是一个文人。可是靖难之役出现了,或许是因为方孝孺的文笔好,所以朱允炆发兵征讨朱棣的檄文,都是方孝孺写的。而方孝孺在靖难之役中,只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是缓兵之计,但是被朱棣识破。没啥用。第二件事是...
”方孝儒愤怒地把纸笔扔到地上,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会写的。”方孝儒又大哭起来,并且边哭边骂,大骂朱棣是乱臣贼子,篡权夺位,大逆不道。朱棣终于大怒,不顾姚广孝的嘱咐,下令将方孝儒凌迟处死。方孝儒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年仅四十六岁。方孝儒临死前作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
反方首要依据是,明朝自己前一百多年的官方、民间文献里就没有“灭方孝孺十族”的直接记录。如果说这是明廷为尊者讳,故意篡改、伪造了相关记录,反方还有更有力的佐证。明朝中后期,“灭十族”的说法已广为流传并为大众所相信。但是以“黑”明朝而著称的《明史》,却没有采信这个可以丑化成祖以及朱明皇室的“著名...
方孝孺出生在浙江台州,他小时候就规定自己每天看书“一寸厚”,被乡里人称为“小韩愈”。成年后,师从宋濂,宋濂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再加上方孝儒本身的努力,很快就让方孝孺威名远播。… 阅读全文 赞同 236 条评论 ...
当方孝孺被打进死牢,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的亲属、朋友、学生,并在行刑当日当着方孝孺眼前将人逐一杀害,场面相当残忍,据传受害者多达873人(也有一说是847人),马拉松式行刑7天才将所有人杀光。方孝孺则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最后被处以凌迟,魂断于南京聚宝门外,终年46岁。▲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
由此可见,方孝孺是朱元璋替儿子挑选的能臣,之所以没有任用或许是因为此时的方孝孺太年轻了,虽然有才华,但心性还需磨砺。不过很可惜,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所以朱元璋就将这位能臣留给了孙子朱允炆。在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方孝孺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侍讲学士,不仅要为皇帝讲解学术上的问题,就连一些重要的政事建文...
历史人物> 方孝儒 【生卒】: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今属浙江)人。幼聪敏,读书颖悟,被人视为“小韩子”。年长跟随宋濂学习结业。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洪武二十五年(1392)授汉中教授,讲学不倦。蜀献王聘他为世子老师,待之殊礼,把读书庐命名为“正学”。惠帝即位,用为侍讲学士、文学博士。国家...
方孝孺被“灭十族”了?现统计其有后裔数万,但各宗谱记载有点乱 方孝孺的骨子里是文天祥一类的人,持气节,有信仰,不惧生死,乐于殉道。但文天祥面对的外来侵略者,他自己坚持大义,却委婉劝阻两个弟弟不必追随自己,因为家中老母要人奉养,家族香火要人延续。所以,文天祥是千古完人。方孝孺面对的是明室朱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