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斗讼'。 争讼。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唐律疏议斗讼 斗宿 官司古代怎么说 大清新刑律 官司 斗讼什么意思 益斗讼 善和斗讼百科释义 报错 斗讼,拼音dòu sòng ,出处 汉 王充 《论衡·论死》。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
斗讼,读音为dòu sòng,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基本含义和详细解释如下:1. 基本含义: - 斗讼指争讼,即争论、争斗、争执不休的纷争。2. 词语来源: - 斗讼一词最早出自汉·王充的《论衡·论死》:“妒夫媚妻,同室而处,淫乱失行,忿怒鬭讼。”这句话描绘了因嫉妒和淫乱而导致的夫妻间的激烈争执。3. 详细解释: -...
“斗讼”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含义为争讼。例如,在汉代王充的著作《论衡·论死》中有记载:“妒夫媚妻,同室而处,淫乱失行,忿怒斗讼。”这里描述了夫妻之间因为淫乱行为而引起的争执。再如《后汉书·乌桓传》中提到,乌桓部落中,能够处理争讼的人会被推举为大人,而非依靠世袭制。宋朝苏轼...
争讼在古代汉语中被称作“鬭讼”,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词汇。在汉代,王充在其著作《论衡·论死》中提及:“妒夫媚妻,同室而处,淫乱失行,忿怒鬭讼。”可见,鬭讼不仅是夫妻间的矛盾,也是家庭内部其他成员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后汉书·乌桓传》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勇健能理决鬭讼者,...
斗讼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法典篇名。关于斗殴的处罚和告劾、诉讼的原则、制度的规定。斗指斗殴,相争为斗,相击为殴。讼是告劾和诉讼。南北朝时期,北魏律始立斗律,北齐又以讼事附于其后,名之为斗讼,北周改为斗竞律。隋朝《开皇律》仍采北齐律体例以斗讼律为12篇之一。唐律相沿不变。以唐律为例,斗讼律共4卷,59...
不想错过《斗讼》更新?安装紫霄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立即下载 终身免费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 最新章节 更新:2020-04-28 09:10:49 第17章 章血溅公堂(3) 第17章血 血溅公堂(2) 第17章 血堂溅公堂(1) 第16章 狱中自刎3(3) 第16章 狱中2自刎(2) 第...
成都斗讼法律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4月29日,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佳灵路20号1栋8层66号,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法律咨询与服务(不含律师及相关咨询服务)(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不得以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辩护业务);市场调研;企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商务信息咨询;数据处理;财务咨询。
斗讼的相关词 斗讼的相关词:八厢、戏杀、赤口日、赤口,斗讼[ dòu sòng ]的解释:亦作“鬭讼”。争讼。 斗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八厢拼音:bā xiāng释义:⒈宋 时京城外划分的八个居民管理区。 每区各置厢官,受理争斗讼诉之事;凡情节轻微者,可直接论断。《文献通考·职官十七》:“宋朝 大中祥符 ...
斗讼一词,源于争执和诉讼的概念。在汉代学者王充的《论衡·论死》中,他描绘了嫉妒的夫妻之间,因行为放纵和矛盾激化,时常发生冲突和争斗的场景。而在《后汉书·乌桓传》中,描述了一个部落社会,那些勇敢且公正地解决争端的人,被推举为部落的领导者,他们的权威并非世袭。宋代的苏轼在《与王郎昆仲及...
历史知识> 斗讼律 唐律第八篇名。北齐始有斗讼律名。隋唐因之。即关于斗殴、诬告等刑法。如斗殴伤人、杀人,部曲、奴婢殴良人,妻妾殴詈其夫,弟、妹殴兄、姊,过失杀伤人;对谋反大逆不告或诬告,告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告主,投匿名书告人罪等,皆受相应刑罚。共六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