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晓壮族斑鸠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地区是南宁市良庆区。基本情况 该项目类别属于传统舞蹈,级别是自治区级。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桂政发〔2023〕22号)》...
2019年11月,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钦北区大寺镇南间村委那布村为广西“千家万户文化惠工程”斑鸠舞村称号。 “钦北壮族斑鸠舞”一般由3个或多个艺人扮演斑鸠,表演者要头戴用色彩绘好的布制斑鸠头,身披青白色相间的坎肩,下穿开摆裙,表演时常常...
赣县采茶艺术团采茶舞《斑鸠调》:浓厚客家文化特色、诙谐得趣。 发布赣县采茶艺术团采茶舞《斑鸠调》:浓厚客家文化特色、诙谐得趣。 剧情介绍:
广西邕宁斑鸠舞,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现为南宁市邕宁区)南晓、大塘(现属南宁市良庆区)等乡镇的壮族民间歌舞艺术,由师公表演,属于壮族师公舞的一种。据说在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一带,壮族斑鸠舞已有上千年历史。舞蹈动作以模仿斑鸠的生活习性和动作为基础,被当地壮族群众称为“莽罗娄”(壮话...
斑鸠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它融合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每一次舞动,都是对斑鸠鸟的致敬,是对古老传说的传承,是对生命喜悦的庆祝。如今,斑鸠舞已成为邕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舞蹈的表演,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象征。在舞动的瞬间,斑鸠舞...
南晓斑鸠舞—— 为你诉说良庆这座城的古老文化 一起来听听斑鸠舞的传说 《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雎鸠”说的就是关关鸣唱的斑鸠。人们常用斑鸠鸟比喻男女间的爱情,但这种象征忠贞的爱情鸟,在良庆区的民间舞蹈《斑鸠舞》里,又被劳动...
32 -- 3:03 App #记录自然#观鸟#鸟类#叉尾太阳鸟 33 -- 1:34 App #记录自然#观鸟#金翅雀 13 -- 2:34 App #记录自然#观鸟#白喉红臀鹎 33 -- 2:57 App #记录自然#观鸟#鸟类#灰腹绣眼鸟 39 -- 1:31 App #自然#黑耳鸢 30 -- 1:57 App #记录自然#观鸟#绿鹭 23 -- 3:20 App...
新山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又名“赶斑鸠”,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传统舞蹈,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山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模仿斑鸠鸟吃水、围猎斑鸠的各种动作舞蹈,由葫芦笙手领舞,在葫芦笙悠扬的曲调中不断的变换着队形,表达了傈僳族人民对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2011年6月13日,新山傈僳族舞蹈...
斑鸠舞,这一独特的歌舞形式,以其生动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了斑鸠鸟的美丽姿态与悦耳鸣声,更深刻揭示了山区人们的生活趣味和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渴望。在表演中,舞者们边舞边唱,生动模仿了斑鸠觅食、晒翅等生活场景。他们的唱词,歌颂着农人的丰收喜悦。表演时,通常会有三至六名舞者参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