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著作之一。主要是对有限与无限的分析。柏拉图在《斐多篇》和《国家篇》中认为,理念是绝对的,“大的理念”就是绝对的大,不能和“小”相合;对立的理念是彼此分离而不能相通的。而在《智者篇》中提出:对立的最普遍的“种”(理念或范畴),如“存在”和“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
比如说,柏拉图在这里借斐多之口,表达了对于苏格拉底的敬重,斐多在这里描述了苏格拉底对于死亡淡薄的态度。 2、第一次辩论:哲学家乐于去死亡 斐多回忆说,他们到了监狱,那个时候苏格拉底的枷锁已经解开了,然后他的妻子痛哭流涕的, 因为这时那十一位裁判官正为苏格拉底卸下锁链,并指示今天怎么处他死刑”,过了片刻,监守回...
《斐多篇》语录 《斐多篇》人物角色 《斐多篇》象征 毒药 Plato(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的父亲阿里斯顿是雅典最后一位国王科德鲁斯的后裔,他的母亲佩里西特与雅典宪法的缔造者之一梭伦有亲缘关系。柏拉图原本计划投身政治生涯,但公元前404年雅典转向由富人控制的寡头政治,这一变化让他对政治产生了疑虑。公元前403年民主制度...
相同作者阅读 杨绛:人生有命 杨绛:斐多 杨绛:钱锺书是怎样读书的 杨绛:翻译的技巧 杨绛:回忆我的父亲 杨绛:漫谈《红楼梦》 杨绛:艺术是克服困难——读《红楼梦》管窥 杨绛:钱锺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杨绛: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 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杨绛译注)》是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书籍。内容简介 《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是苏格拉底(Socrates)服刑那天,在雅典(Athens)监狱里和一伙朋友的谈话;谈的是生与死的同题,主要谈灵魂。全部对话都是参加谈话的斐多向伊奇(Echecrates)讲述的。讲述的地点的弗里乌斯(Phlius),因为...
下面开始正式评析杨绛所译《斐多》的一个片段。 1 Phaedo 60e-61a里面的几个关键的错译 1. 译文对比 杨绛的错误翻译: 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它说:“苏格拉底啊,创作音乐!培育音乐!”我以前呢,以为这是督促我,鼓励我钻...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是2013年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柏拉图、杨绛。内容简介 作者柏拉图的这篇绝妙好辞,译前已读过多遍,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译者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译者感到...
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对照多种版本和注释,并一句句死盯着英译本,而力求通达流畅,名作由名家翻译,所以,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第14章 出版说明 第13章 译后记· 第12章 斐多(10)· 第11章 斐多(9)· 第10章 斐多(...
《斐多》是华语世界关于这篇对话最早的译本,是从英文转译,出版于1999年。《裴洞篇》是王太庆先生关于这篇对话的译本,是从希腊文直译,出版于2013年。毋庸置疑,杨先生和王先生的译本均属上乘。我没有读过希腊文和英文的原文,但通过中文文本的阅读,还是觉得王先生的译本跟... (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