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之忏悔三昧: 无论是过去 现在 或是未来因身 口 意的造作 被我伤害过的(因缘)众生或因身 口 意的造作 所招感的诸多不顺和苦难不管是身体上的 还是精神上的 我都愿意接受(业果法则)并惭愧的忏悔 ...
“文殊三昧”出自宋代释崇岳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文殊三昧”全诗《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 释崇岳世尊三昧,文殊三昧,总在拂子头上。卧龙才奋迅,丹凤便翱翔。《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崇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崇岳。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文殊三昧 摘自:佛学大词典 发得无相妙慧之三昧。为文殊菩萨及其眷属所住之三昧。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中):‘各作一奉教者,皆跪向使者,如承受音告之形,悉是文殊三昧,故经云侍卫无胜智也。’更多:https://www.bmcx.com/
佛在《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学此三昧能够速疾获得无上菩提,这就很了不起了,难怪世尊对此法门赞叹不已。经中还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学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随修学时,知诸法相,明达无碍...
文殊修习“一行三昧” 佛学界众所周知:文殊师利以修“一行三昧”著称。 所谓“一行三昧”,又可称“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指的是唯一行相之禅定,即以佛理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准则。 有一次,文殊请教释迦牟尼:"什么叫‘一行三昧’?” 释迦牟尼回答:“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所以称作‘一行三 昧’。” ...
文殊三昧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能发无相微妙智慧的三昧,因此智慧是文殊菩萨所特有,故名文殊三昧。更多:https://www.bmcx.com/
文殊菩萨: 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又名常坐三昧, 最初出于《文殊师得所说般若经》 “一行三昧” 。 一行, 就是行住坐卧, 任何的状况, 都保持实相的、 智慧的心。“三昧” , 又称“正定” ; 这个定, 是有智慧的定, 是真正解脱的定,不是外道的强迫, 压抑的定。 简单一点讲“一行三昧” , 就是无论行住...
恶人自当退散。若能每日三时念诵各一百八遍。所作称意所求诸愿悉得随心。一切皆得圆满具足。得大富贵所游无障。自在恣情受诸快乐。设临命终。即得圣者文殊师利童子亲现灵仪。为说大乘深妙法藏。闻法心大欢喜。即得普门三昧。得此三昧已。于烦恼生死当永隔别。即与文殊圣者及大菩萨同...
先人把《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来概括四祖禅法的见地,把《文殊说般若经》中的“一行三昧”作为四祖的实践功夫。那么“一行三昧”是什么呢?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原《净慧长老》曰:“法界一切法皆是一相,即一实相;法界一切法,一法之所印,所谓涅槃佛性,一切法皆因缘生灭,缘生性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