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名称: 《教育潮》第1卷1-10期 简介 精品名称:《教育潮》第1卷1-10期 内 容: 1919年4月,浙江省教育会在经亨利主持下,将《教育周刊》,更名为《教育潮》,并扩大篇幅,改为月刊,以介绍世界教育思潮,批评中国教育弊端,讨论新教育建设为主旨,对着奖新思潮传播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开展均发挥了作用,...
高校纷纷紧跟科技步伐的背后,不仅是想赶新潮流,而是提前洞悉了AI技术向高等教育领域发起的“甜蜜冲击”,艺术教育尤为敏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历时5个月,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十余所高校发放问卷,搜集到370份有效问卷。在这些受访大学生中近六成人表示使用过当下热门的AI大模型,并认为...
20世纪被誉为教育改革的时代。从起源于19世纪末期、在20世纪初期达到高潮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教育运动,到两次世界大战对教育的影响;从战后各国教育的恢复与重建,到60年代以后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从80年代世界各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到90年代人们对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和对21世纪教育的期望,世界教育改革的...
要素主义教育☆☆☆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对立面出现的,其形成的标志是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代表人物是巴格莱、科南特。 (1)主要观点 ①学校课程的核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那些永恒不变...
《教育潮》第一卷是近现代文物,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详情 1919年4月,浙江省教育会在经亨颐主持下,将《教育周刊》更名为《教育潮》并扩大篇幅,改为月报,以介绍世界教育思潮,批评中国教育弊端,讨论新教育建设为住旨,对浙江新思潮之传播以及五四新文化之开展均发挥了作用。第六期出版后曾一度停刊,复刊后...
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国际上“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产生背景 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19世纪30年代,在德国生理学家米勒(Johannes Miller)的倡导下,生理学逐渐成为一门倾向于实验的独立科学,同时也为心理学准备了它作为一门科学所必须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实验...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源于古希腊,酝酿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8世纪。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都是代表人物。 1、自然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是,封建教会的没落 ...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D项正确。A项:教育全民化是指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接受一定...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仍有发展。(一)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奇、巴西多、福禄倍尔等。(二)阶段 1.萌芽阶段: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主要观点:教育适应自然,提出年龄分期论和和谐教育观(从灵魂论出发,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