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高等教育强国指数2024”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大,美国保持绝对领先,中国缩小差距并继续领跑第二方阵;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发展不平衡,北京一枝独秀,上海江苏分列二三名。“高等教育强国指数2024”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研制、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数据和技术...
教育强国 分类:社会 集数:4 导演: 简介: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立足长远、标准引领、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和系统提升。要进一步科学认识和把握深层次教育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深刻性和系统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巩固规模优势,提升...
“惟此为大”,臻于至强。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今天的中国百舸争流、万木竞秀。(一)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抚今追昔,近代中国是带着屈辱进入20世纪的。在精神层面的直接影响是,从“器不如人”到“技不如人”,再到“人不如人”,自卑...
从教育系统内部看教育强国的时代内涵 教育强国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强。一国的教育现代化水平高,并不代表该国就是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有着根本区别。 “教育现代化”主要是就一国教育自身发展水平而言的,而“教育强国”则是针对大国竞争而言...
特别是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需求,教育更是要立足新质生产力视域,全面优化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夯实社会各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基础,在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和谐互动中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而规范有序与激发活力之间正是“守正”与...
教育强国是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核心支撑,通过系统性教育创新推动国家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的战略形态。其本质是教育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形成教育引领社会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促进国际竞争的良性循环。这种国家形态具有三个显著标志:教育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教育产出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教育制...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