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庄子杂篇·让王》) 【译文】(原宪说)要是趋世而行,结党为友,所学为求炫耀于人,所教但求显扬于己,仁义的奸慝,车马的华饰,这是我所不愿去做的。
孔门虽分四科,但以德行为首,言语、政事、文学皆其次。以“学以为己”为根本宗旨的传统儒家式教育,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博雅教育。(作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一书,作者李弘祺专注于研究中国教育史三十余年。 在本书中,李弘祺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角度考察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大众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等方面,并以教育为基点勾连起与传统教育相关的思想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视野很广阔。 本书脚注和书后的参考书目,包括...
从自我经验出发,我认为教师成长有三点很重要:一是要有发展规划,找到人生榜样,然后按照他们的样子去成长;二是要有行动策略,以研究的姿态,一生只做一件事;三是要有终极目标,那就是学以为己,影响他人。 教师也可以成为时代的育人英雄。我们的一小步,就是教育的一大步。 本文节选 |《精进与卓越:40位名师的专业成...
研修花开初春时,同心掬得满庭芳。在这个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为了逐步落实首都师大附中集团成达思维课堂目标,推进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引导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切实提高课堂时效。根据学校培训活动安排,从3月份开始,我们“学以为己 立己达人”教师培训主题“知行篇”拉开序幕。3月份语文...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 作者简介 李弘祺,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历史研究所讲座教授。过去三十多年间专研中国教育史,从宋代开始,而及于整个传统中国,先后以英文及中文出版多本有关教育的着作,被日本学者誉为“活跃于当今世界治中国教育及科举史之第一人者”。
“对我来说,很早就有一种当教师的意愿”,谢维和曾在文章中写到,“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母亲刘懋燮。她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她的言传身教,对我的人生取向是决定性的。”此后,教育梦想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而让这颗幼苗茁壮成长的,还不得不提到学习生涯中的几位良师,他说:“厦大哲学系张澄清教授带着...
作品以李弘祺著作《学以为己》入题,“学以为己”四个字就是理解传统教育的一把钥匙,或者就像罗庸《论为己之学》所说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明人伦”,而现代教育多仿西洋,有国家目的在内,变成了“学以为人”。 从“学以为己”到“学以为人”,伴随19世纪中下叶“西学东渐”的兴起。提倡“西学”,是...
一、视角取向作者从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教育本质的视角出发,逻辑性地论述传统中国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一种权威人格的历程。在时间维度上,作者论述了从传说时代一直到晚明时期的传统教育。在空间维度上,以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内容为论说方式。“学以为己”由面向内心逐渐面向社会,知识分子在知识权威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