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者,正也”中的一个“正”子,就深刻而确切地道出了“政”的内涵和本质。而“正”实质上是一种当政者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小自管理一个部门,大至治理一个国家,为政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一个“正”字。只有一身正气、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才能带领下属前进,才能事业兴旺。这是一种无形、巨大,...
这些论述,说明了为什么“政者,正也”.笔者认为,“政”从“正”出,由于领导者所处位置不同,具有一定的权力,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因而在一个群体中的作用不同,其言行十分重要.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做到“正”呢?孔子在这一方面的论述非常多,这里仅列举几段论述. 子路问政.子曰:“先...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是鲁国的权臣。所以孔子的回答区别于子张。不仅子张,孔子的好多弟子都问政。但孔子的弟子都无有从政的机会。比如做季康子的家臣,就不能说从政。跟着国君打工才叫从政。从政的都有封地,这是当时的制度。政者,正也,于此也...
这些用典都出自《论语》,其中《颜渊》篇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都是说“正”的极端重要性。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
孔夫子说:政者,正也。要想为政先正己,要想做好事情先正己;要想经营好感情,先正己;要想教育好孩子,先正己;要想管理好我们的团队,先正己;要想和朋友的人际关系变好,先正己;要想和客户的关系变得更长久,先正己。所以先告诉我们先修身正己。而子贡和子张是孔夫子的学生,跟在孔夫子身边本身就是...
每天学点国学: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原典】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战国 《墨子·公孟》)【注译】全句译意为: 从事政务的人,嘴上说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育行一致,身体力行。【品读】战国时的思想家告子曾受教墨子之门,善口辩,讲仁义。一天告子对墨子说:“我(能)治国为政。”墨子就对他说...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出自《论语》。一、原文 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二、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孔...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处的“正”即为正道,这句话意在说明政治的根本意义就是公正无私、光明磊落,符合礼仪的道德和修养。 【解析】A 本题考查用道德的观点对政治的解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处的“正”即为正道,这句话意在说明政治的根本意义就是公正无私、光明磊...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释义】所谓政,就是正的意思。为政者行为端正作出了表率,谁还敢不正呢? 【解悟】党员干部要带头起好模范作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构筑防腐拒变的防线,成为让党放心,受下属尊敬,让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