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政绩观是全面的、综合的政绩观,发展经济是政绩,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搞好政治建设是政绩,加强文化建设,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只要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各方面发展实绩,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政绩观的应有之义。 真抓实干的政绩观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员干部是否牢固树立正确...
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在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深刻认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大意义 ...
树立正确政绩观,首先要回答“为谁创造政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共产党员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树立正确政绩观,还必须明确“政绩由谁评判”。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树立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 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是否体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政绩观是否对头,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员干部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与政绩观不正确有关,对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习近平总书记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广大党员干...
正确政绩观的八个方面 正确的政绩观通常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的需求和福祉。2.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注重长期效益和资源的合理利用。3.质量和效益:强调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注重实际成果和影响,而不仅仅是数量和规模。4.创新和改革:鼓励创新...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成绩的根本认知和态度,体现了其价值取向与决策方向。它既包含对政绩本身的定义,也涉及创造政绩的方法及评价标准,直接影响施政效果与民众福祉。下文从基本内涵、核心特征、正误对比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一、基本内涵的立体解读 政绩观并非简单的业绩评价工具,...
从根本上讲,政绩观就是党性修养在党员干部工作实践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如果政绩观出了问题,其根源就是党性修养出了问题。锤炼党性最根本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指向,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武装头脑,培根铸魂、补钙壮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心聚魂的根本大事与首要任务,自觉地将思想统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