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作品原文 其一 押阳韵 丹剂乾铅汞①,红尘扫秕糠。只消一只鹤,安用万头羊。按:① 原作永,据冯本改 其二 押阳韵 恋阙子牟远,还乡贺监狂。老人忘节序,有菊即重阳。其三 押微韵 镜悲鸾独舞,射感雉双飞。早认色空是,晚知婚宦非。其四 押删韵 ...
放言五首·其一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白居易并没有因为因为蒙冤被贬,而缄默不言。他知道自己因为直言上书得罪权臣,招来祸端,但倔强、清高如他,岂能掩耳盗铃、选择逃避?这首诗中,他连用...
🌙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 不信君看弈...
《放言五首》全诗及解读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解读:这首诗主要探讨了真伪难辨的主题。白居易通过臧生诈圣、宁子佯愚的典故,以及草萤非火、荷露非珠的...
《放言五首》是唐朝诗人元稹于元和五年(810)至元和九年(814)被贬江陵时期创作的一首组诗。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八岁丧父,十五岁明经及第,二十五岁登吏部乙科第,二十八岁应制举,以第一登科,因上言数十篇被贬河南。元和四年(809),元稹出使东川,...
他在第五首诗里表达的想法更加理性,超越生死,看淡人生。 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首联两句引用典故,开篇点题,用对比的写法说出正确的观点。再细微的事物也无惧于泰山之强...
《放言五首·其一》通过精辟的语言和恰当的历史典故,探讨了社会道德的真假标准以及人们对这些标准的认知偏差。白居易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性本质的一些思考。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轮毂,荣枯反覆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请看弈棋...
《放言五首并序》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简介 元九在江陵时2,有《放言》长句诗五首3,韵高而体律4,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 于诗者5,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6至清河自浊,周公7大圣接舆狂8。"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9,未届10所任,舟中多暇,...
《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人。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