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江陵,写了五首《放言》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②钻龟、祝蓍(shī):古人占卜的两种方式。③周公:周成王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等人造作流言,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外出逃难。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
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③,王莽谦恭未篡时④。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释】①“钻龟”和“祝蓍”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②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③周公辅佐成王时,有人曾怀疑他有...
放言五首其三字词解释: (1)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办法,方法。 (4)决:决定,解决,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6)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放言五首·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文如下:“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一、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是检验真伪...
《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开篇两句“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即我赠送给你一种解除心中疑虑的方法,它不需要你用龟甲和蓍(shī)草茎...
"放言"的意思是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诗人用"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句话比喻真正的人才要经过时间的磨练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引用周公和王莽两个典故,作用是表达周公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王莽也有蒙蔽他人的时候.诗人借此安慰朋友,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发泄了自己内心的不平.诗歌告诉我们的道理:...
放言,是言语放纵,不受拘束的意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放言”为题,写过一组诗,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第三首。这首诗讲明白了一个大道理,如果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如果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不能妄下论断。正确的做法是,要有大局观,才能看清楚。白居易的这首诗通俗易懂,所用典故也是大部分人熟知的,他用...
放言五首(其三)①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写了五首《放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写下...
放言·其三 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字词解释: 君:指元稹。 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