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标题这种情况,作者投稿几天后想要撤稿,就不能使用期刊审稿时间过长此类理由了。作者可以使用补充论文实验或内容这一类的理由来申请撤稿。 三,如果期刊编辑迟迟不回复撤稿申请,该怎么办?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出版社处理主动撤稿的方式不同,撤稿时作者应同期刊编辑充分沟通。如果撤稿理由充分正当,那么在最短时间内主动撤...
一般来说,在未缴纳版面费,没有正式录用前,都是可以撤稿的。撤稿情况分析 通常撤稿分为两种情况:在发表前由作者主动发起的撤稿称为“withdraw”;发表后的撤稿叫做“retraction”。而被动撤稿,才是每位科研人的痛。如果被编辑部撤稿,就比较麻烦。文章没有大问题,一般编辑是不会撤稿的。撤稿原因分析 如果是因为...
撤稿是指已被期刊录用的文章被撤下来。通常撤稿分为两种情况:①发表前,作者主动要求撤稿,称为“withdraw”;②发表后被编辑部撤稿,称为“retraction”。 上述两种情况在撤稿时间上不同,其对作者及期刊的影响也不同。前者只要作者有充分的理由要求撤稿,就无伤大雅,且不会对作者造成负面影响。后者不仅对作者声誉...
在稿件提交后,如果发现存在某些问题,例如数据错误、分析方法不当等,这时尽早撤稿并进行修改,可以避免后续的尴尬局面。 ③ 意外的重复投稿 由于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导致论文不慎同时投稿至两家期刊?面对这类失误,您需要迅速从其中一家期刊撤稿,并及时通知另一家期刊,以防止因重复投稿而陷入学术不端的困境。 ④ 发现道德...
1、发现了学术不端问题而撤稿 凡是与学术不端行为挂钩的,不管撤稿对作者有啥影响,都必须撤稿,千万别拖到online或见刊。被期刊方发现的撤稿,会对作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可能会追究相关责任,比如一定年限内拒绝发表该作者的稿件。被作者发现主动撤稿,在与期刊沟通中,表达自己非主观故意导致的,可以把撤稿对作者的...
据Retraction Watch统计,截至2023年4月13日,Joachim Boldt已经被撤稿超过177篇文章。 随后,2023年6月20日,Intensive Care Medicine(IF=41.787)再次上了大分,仅在6月一下子撤回Joachim Boldt的8篇文章,因此他累计被撤稿超过185篇文章。也因此超越了日本的Yoshitaka Fujii成为了世界被撤稿数第一人。
2024年2月12日,Nature 报道了一篇题为:China conducts first nationwide review of retractions and research misconduct 的新闻,文章中指出,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17000篇论文撤稿涉及中国学者,中国政府要求各个大学必须申报所有的论文撤稿行为,并对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展开调查。2月15日就是截止日期了,届时,各个...
就在6月份,一个新的世界记录诞生了。在《撤稿观察》网站上,德国人约阿希姆·博尔特(Joachim Boldt)以撤稿184篇的“成绩”超过卫冕冠军日本人藤井善隆(Yoshitaka Fujii)的183篇,以微弱“优势”打破了世界撤稿纪录。实际上,博尔特多年前曾在这个“冠军宝座”停留了1年时间,随后被藤井善隆赶超。巧合的是,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