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稿观察的数据库已经积累了超过四万次撤稿的相关数据,是同PubMed和其他类网站的三倍以上,并为许多图书馆和学术文献网站提供撤稿警报支持; 被Retraction Watch 报道撤稿后,这些论文被引用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科睿唯安已经开始使用这个数据库来审查其每年发布的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 《经济学人》杂志使用撤稿观察的数据来...
近日, 出版非盈利组织Crossref与“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达成合作, 收购了“撤稿观察数据库”,并免费开放。 以往出版商在获取论文撤稿信息时,仍需要向“撤回观察数据库”支付费用,有些出版商不愿意这么做,导致部分“僵尸论文”仍在学术界流通。 信息的不对称,不少已被撤稿的“僵尸论文”仍被学者“误用”,活...
导读近日,出版非盈利组织Crossref与“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达成合作,收购了“撤稿观察数据库”,并免费开放。以往出版商在获取论文撤稿信息时,仍需要向“撤回观察数据库”支付费用,有些出版商不愿意这么做,导致部分“僵尸论文”仍在学术界流通。信息的不对称
从表面上看,撤稿量的增加是好事:这表明科学过程正变得越来越严格,科学出版监督正在发挥作用。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期刊发表论文的绝对数量正在暴涨,虽然现在有更高比例的论文被撤回,但根据Retraction Watch的估计——基于调查、研究和学术侦探报告的证据——每50篇论文中就有一篇符合英国伊斯特利非营利组织出版伦理委员会的...
2010年,当Ivan Oransky和Adam Marcus创立学术诚信网站撤稿观察时,他们并没想到会赶上一波大潮。最初,他们估计每个月大概有3篇论文被撤稿。然而在第一年,每个月就有45篇论文被撤,到了去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300篇。 截至2018年,在撤稿观察的数据...
近日,出版非盈利组织Crossref与“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达成合作,收购了“撤稿观察数据库”,并免费开放。 以往出版商在获取论文撤稿信息时,仍需要向“撤回观察数据库”支付费用,有些出版商不愿意这么做,导致部分“僵尸论文”仍在学术界流通。 信息的不对称,不少已被撤稿的“僵尸论文”仍被学者“误用”,活跃...
近日,出版非盈利组织Crossref与“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达成合作,收购了“撤稿观察数据库”,并免费开放。 以往出版商在获取论文撤稿信息时,仍需要向“撤回观察数据库”支付费用,有些出版商不愿意这么做,导致部分“僵尸论文”仍在学术界流通。
本周【撤稿观察】的主要内容有(来源 Retraction):【1】一稿三投,西南大学傅相锴团队发表10年之久的文章遭撤稿 【2】由于实验委托给第三方,导致数据真实性存疑,重庆大学代宏等人文章被撤 【3】涉嫌数据操纵,重庆医科大学吴小候团队文章被撤 【4】由于图片重复使用,吉林大学宋莹/王刚/张海鹏等人3篇文章被撤 【...
本周【撤稿观察】的主要内容有(来源 Retraction): 【1】一稿三投,西南大学傅相锴团队发表10年之久的文章遭撤稿 【2】由于实验委托给第三方,导致数据真实性存疑,重庆大学代宏等人文章被撤 【3】涉嫌数据操纵,重庆医科大学吴小候团队文章被撤 【4】由于图片重复使用,吉林大学宋莹/王刚/张海鹏等人3篇文章被撤 ...
非盈利出版组织Crossref收购了“撤稿观察”数据库,此举有望显著减少学术界中“僵尸论文”复活的问题。此前,由于部分出版商不愿支付费用获取撤稿信息,导致一些已被撤稿的论文仍在流通并被误用。现在,Crossref将该数据库免费开放,整合至其数字对象识别系统,使研究人员和期刊能更准确地标记撤稿论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