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谈话和谈话提醒的适用主体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相互交叉,如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和纪检监察干部,同时为两类谈话的适用主体,实践中主要根据谈话对象和适用情形区分运用。比如:对纪检监察干部或受党组织委托对其他党员领导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的为提醒谈话;对党员干部或监察对象的轻微违...
一文了解2024年中国正风反腐“成绩单”如何应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编辑|孙凯佳 审校|钟鸣 监制|赵品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
1提醒谈话。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第十六条,提醒谈话主要是指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在日常管理监督中,发现领导干部存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对其开展党内谈话。提醒谈话...
被谈话人:我一定努力改进,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谈话人:那行,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后续我会关注你的表现。 提醒谈话记录二 谈话时间:具体时间 谈话地点:具体地点 谈话人:谈话人姓名 被谈话人:被谈话人姓名 谈话内容: 谈话人:咱们今天坐下来谈一谈,是关于你在工作纪律方面的一些情况。 被谈话人:好的。 谈话人:最...
提醒谈话是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的党内谈话制度,是党内组织进行监督的方式。提醒谈话是组织措施,但不是组织处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发现领导干部有思想、作风、...
“提醒谈话”与“谈话提醒”两者存在三大区别,分别是适用条件不同、性质不同、存档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提醒谈话适用于将来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即问题还未发生;而谈话提醒适用于过失时,适用于已经发生的轻微违纪问题。 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有两类非常相似的谈话:“提醒谈话”和“谈话提醒”。早期在“四种形态”...
提醒谈话在党内监督体系中属于一种组织措施,但它并不构成组织处理。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第十六条,提醒谈话主要是指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在日常管理监督中,发现领导干部存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对其进行提醒谈话。这种谈话的...
下面是6个范例提醒谈话记录,用于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员工。 1.迟到 首先,感谢你能积极参加这次提醒谈话。经我们注意,你最近多次迟到,这对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你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时间是带不回来的,我们需要员工按时到岗。 这里我提醒你,公司将会记录你的出勤时间,并留下迟到...
提醒谈话记录( 范例一:员工迟到 时间: 地点:办公室 参与人员:经理 对话记录: 经理A:早上好,B,我注意到你最近几天有点迟到了,能否解释一下原因? 员工B:经理,我最近生活有些不顺利,所以导致了一些混乱。我会尽量改进,保证准时到岗。 经理A:我了解你的困难,但是准时上班对于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非常重要,请确保...
监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谈话提醒”。党内法规中,已多有“谈话提醒”的规定。如2016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在规定了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的基础上,第三十一条规定,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