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早在2020年,盛峰就与合作者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文,提出了损失厌恶的双维度模型。该模型认为,损失厌恶并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偏好,而是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两个维度。一是价值估计上的“损失放大”,即人在估计投资选项的价值时,给与损失的权重大于给与收益的权重。这是传统上学术界对损失厌恶的认识。
而损失厌恶心理,刚好能解释这种现象。对方跟你在一起,即使并没有什么期待,没有什么感情;可他一想到分手后你会跟别的异性走到一起,这是他无法接受的局面。他会感觉自己的东西被人捡走了,即使这东西是他不想要的。本质上来讲,感情中的损失厌恶依旧是人类自私的,占有欲强烈的表现。把你当成他的私有物品,...
是人性的本能,指的同样数量的收获和损失,损失带来的痛苦要大于收获带来的喜悦,即人们对损失更加敏感。心理学小文大纲如下: (1)什么是损失厌恶?,损失厌恶对人们有那些利弊?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因此会采取一些避免或减少损失的行为。这种心理现象...
一、理解损失厌恶:情感的驱动力 损失厌恶,是人类心理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的是人们对于失去某样东西的痛苦感,远大于获得同样东西的快乐感。在恋爱关系中,这种心理同样适用。当我们让对方感受到,若错过与自己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将会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时,他们往往会更加珍视这段关系,投入更多的情感与精力。...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叫做损失厌恶。意思是: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时,往往觉得损失更让人难受。就像你捡到了100块钱很开心,但又发现了自己丢失了100块钱,这时候你的难过远远大于原来的开心。所以在吃自助餐时,本来你可以吃200块钱的食物,但如果只吃了100块钱,你可能会为另100块钱的食物...
“不甘心”在心理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做“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同等数额收益的敏感程度。这种心理机制在赌博和投资等决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产生损失厌恶的原因: 认知失衡和情感强化 损失厌恶的产生与人们的认...
「释义」损失规避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 最影响你追女孩成功率的两大心魔:模糊厌恶与损失厌恶!
多国学者挑战“损失厌恶”概念 原创 王悠然 中国社会科学网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又称“损失规避”),指面对同等的损失和收益时,人们感到损失带来的痛苦会比收益带来的愉快更加强烈,因此更倾向于规避损失而不是争取收益。这个概念源自以色列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