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拜伦支持希腊人反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压迫,但在他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理性的人道主义光辉,他收养了一名父母被希腊人杀死的土耳其女孩并将她送到了安全的地方。拜伦很清楚地看到,希腊和土耳其人的战争给很多无辜民众都带来了苦难。1824年,在拜伦带队准备进攻勒班陀堡垒期间,他病倒了。当地医生选择进行放血治疗,错误...
1815年1月,拜伦与安娜贝拉·密尔班克结婚,他们的女儿奥古斯塔·艾达于当年底出生。拜伦夫人希望用她的正统思想来改变拜伦,但婚后一年,她便意识到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随后,她便带着一个多月大的女儿回到娘家,这为拜伦招来了更多的议论。巡游与写作 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至死都没有再次踏上英国土地。“别了,...
事后看来,拜伦作为自由主义事业的支持者,和希腊的热爱者做出这一决定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直到 1823 年春,情况却并非如此。自 1821 年以来,拜伦一直被卷入意大利革命团体的阴谋之中。在 19 世纪 20 年代,他可能在寻找一个可以加入的事业,而当时他正在考虑西班牙和南美的选择。虽然拜伦被看作是典型的菲利亚人...
拜伦留下的画像,全部都是年轻帅气的形象,这可能是因为他在36岁时就早早离世了。拜伦的身份是希腊独立运动的领导者,他的死因则是文学作品中最浪漫的形式——风寒后肺部感染,最终因呕血而亡。拜伦的身子如此脆弱,经不住风吹雨淋,这归根结底源于他对“帅”的独特执着。尽管他年轻且富有颠覆性思想,早期的文学创作...
拜伦:一个诗人也能玩得如此潇洒!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光芒四射,犹如夜空中的明星,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那位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他不仅是个诗人,更是个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一生的故事简直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的肥皂剧。一、拜伦的出身与早年生活...
两百年前人们纪念拜伦,是因为拜伦为了希腊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百年前人们纪念拜伦,是因为拜伦自以日本为桥梁经梁启超牵线译介到中国后,便始终和中国的革命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时候的中国“正需要拜伦那样的富有反抗精神的震雷暴风般的文学,以挽救垂死的人心”。沧海而桑田,今天的我们是否依然...
恰恰因为拜伦所具有的千人千面的特质,使得他得到了无数人的青睐或鄙薄。>>内文选读:假如你回到1816年的欧洲,你可能会碰巧遇到拜伦的车队:黑色马车庄严肃穆,从布鲁塞尔出发,途经日内瓦,向着意大利的方向徐徐驶去。乘着这辆车,拜伦将自己流放。四十余年前,拿破仑大帝曾有一辆著名的座驾在热纳普被英军截获。拜伦的...
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等。拜伦倡导热情和想象,他的诗作被世人赞誉为“抒情史诗”;其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作者本人思想性格特征的叛逆者,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乔治·戈登·拜伦——满腔热忱的英雄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