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探索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推进理工结合、工工贯通、医工融合、农工交叉,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深入实施国家卓越医师人才培养计划。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巩固校外培训治理...
我校全面扎实推行“拔尖卓越创新人才培养43模式”,全面提升有组织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全球化竞争的拔尖卓越创新人才。 该模式在原“卓越财经人才培养33模式”的基础上提质拓维,以“立体课程、多元培养、沉浸体验、能力生成”为特征,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教材体系...
该模式在原“卓越财经人才培养33模式”的基础上提质拓维,以“立体课程、多元培养、沉浸体验、能力生成”为特征,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教材体系构建、专业交叉融合、通识教育再提升等,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地推进本科教...
近年来,重庆大学大力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领域的创新人才。 学校成立弘深学院,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设立计算机拔尖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班、物理拔尖班。全面实施“专业+微学位”学科交叉培养模式、“3+1+N”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现代大学书院制等培养...
学生每年主持国家和省级大创项目近20项,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近200人次,60%的学生毕业后赴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近年来,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先行示范区,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积极探索并实践“学院-导师-名校-企业”多方联动的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当前,培养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要敢于打破“圈养”“富养”的固定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培养过程、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等维度分析,可采取联合培养、贯通培养、学科交叉和项目驱动等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联合培养模式...
创新拔尖竞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模式 天津市体育局在保障好运动员各项权益的同时,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协调运行机制。借助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两所知名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教育水平,助力运动员实现运动成绩与文化素养的双提升。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借助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广泛招收全国优秀...
为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强基计划”,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对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进行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效果调查,笔者对如何优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在书院制与专业院系制之间选择适合的培养模式。在基础学科...
“我认为要想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最需要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子培育计划”选拔面试正在进行,2023级新生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是华东交通大学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导向,在多年办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于2020年开始实...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学院探索构建“三生三堂,四才四品”生物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效显著。近2年,学院学生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以“三生”为本 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