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著。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今传本二十九章,是全书的一部分。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型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文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出版...
莱辛编著的《拉奥孔》是德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座纪念碑,表面上像是在讨论诗歌与绘画的界限,实际上牵涉到当时德国文化界争论激烈的根本性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与文献价值。拉奥孔(TheLaocoon and hisSons),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是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名作。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帝冈美术...
现在,它静静地躺在罗马的梵蒂冈美术馆,等待着世人去欣赏。有趣的是,当这组群雕被发现时,拉奥孔的右臂已经不见,两个孩子中一个失去了手掌,另一个失去了右臂。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减少它的魅力。《拉奥孔》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木马计”传说。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十年未果,最终建造了一个大木马,假装撤退,暗藏士兵于马...
希腊化时期代表性雕塑:无法哀号的拉奥孔 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德)莱辛《拉奥孔》▲《拉奥孔》梵蒂冈博物馆藏(局部)当特洛伊人将木马拉进城中,...
《拉奥孔》是埃尔·格列柯于161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现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该画作描绘了一个恐怖、变形、神秘、混乱的无序的世界,并蕴藏了画家内心深处的危机感和人类悲剧的宿命感。它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出人们的感受和想象力。画作内容 画面的悲剧气氛相当浓烈。画面右方的两个人物身份不明,他们正在...
《拉奥孔》又名《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The Laocoon and his Sons),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古希腊罗得岛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agesandros)和他的儿子波利多罗斯(polydoros)和阿典诺多罗斯(athanodoros)三人集体创作的一组大理石群雕。 《拉奥孔》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木马计”传说。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终未获成功...
《拉奥孔》这座雕塑取材于荷马史诗中的“木马计”传说,讲述了希腊人如何智取特洛伊城的故事。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十年无果,后建造大木马,假装撤退,实则暗藏将士于马腹中。特洛伊人误以为希腊人已撤退,将木马当作献给雅典娜的礼物搬入城中。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奥孔识破了希腊人的计谋,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拖入城中,但士兵们...
《拉奥孔》被视为格里柯晚年时期心情的真实写照,充满忧郁与悲怆的气息,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也变得越来越浓郁。 拉奥孔发出惨痛的哀号,他想用双手拉开巨蟒的束缚,但他的发带已浸透毒液和淤血,这是他向天发出可怕的哀号……他挣脱颈上的利斧,放声狂叫。 ——《阿涅伊斯》(诗人、历史学家维吉尔) ...
雕塑《拉奥孔》取材于希腊和特洛伊之间为争夺美女海伦而发生战争的神话传说:拉奥孔是特洛伊城的祭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的战争,希腊人久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一条妙计:希腊人用一匹巨大的木马放在城外,让奥德赛率领勇士们藏入木马的肚子中,然后全体希腊将士假装撤退。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