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折中”和“折衷”在词义倾向上也有所不同。如前所述,“折中”更多强调的是找到一个中间点或平衡点,而不太关注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而“折衷”则更加注重过程和方法,强调通过深入分析和合理调解来达成共识或解决方案。总的来说,“折中”和“折衷”虽然都涉及到平衡和调和的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
成语(Idiom):折中 发音(Pronunciation):zhé zh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妥协或平衡的办法。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折中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一个折衷的办法,不偏不倚地取得平衡。它强调在面对矛盾或争议时,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寻找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折中主义体现的是一种包含了哥特复兴、学院主义(学院派风格)等多种风格并存的建筑文化。历史 折中主义的建筑思潮稍晚于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它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对欧美建筑产生了长期的影响。19世纪中叶,折中主义建筑的典型出现在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折中主义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1893年,为了纪念哥伦布...
折中是一种不偏不倚的均衡的美;折中不是骑墙主义,折中是一种处世的策略;折中不是保守浮躁,是一种不保守、不偏激的生存智慧。折——处世的灵活,中——处世的真谛,折中——智者为王。折中就是办事办得恰如其分决不夸张,当然也决不贬低。儒学创始人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就是折中的另一种说法。孔子非常崇尚...
1 折中,指使适中;犹言取正,用来判断事物的准则。折中的方法——各退一步。1、取正,用为判断事物的准则。示例:(1)宋 张淏《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予之所疑者,谁与折衷之。”(译:我所怀疑的,谁与折衷的。)(2)宋 叶适《题》:“夫欲折中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
折中,简单来说,就是当面临两个选择时,试图找到一个既满足第一个条件又能兼顾第二个需求的平衡点。例如,在购物过程中,如果卖家坚持300元的价格,而你希望以100元成交,那么通过协商,一个可能的折中价格就是200元左右。这是一种在日常交流中常见的沟通策略,旨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个...
折中与折衷,表面上看似相近,但其实质有着微妙的区别。首先,我们应了解二者的基本定义。折衷,通常是指在对立或不同的事物中选取适中的部分,以达到调和或平衡的目的。这个词在历史长河中,多用于描述中庸之道,即在矛盾中找到平衡点,是一种折中的方法。而折中,则更偏向于权衡、评估,也就是对于不同的意见、...
”[compromise]∶取正;调节,使之适中,现多指协调不同意见,使各方都能接受。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赞》决狱折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管子·小匡》又作“折衷”。折中方案。折中造句:1、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2、...
折中是面临冲突时可采用方式之一。关于折中方式,说法对的是( )。 A. 推迟冲突解决 B. 由于没有争论,因此成果也许很差 C. 能迅速获得最佳成果 D. 虽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