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3)评价由于这些措施,使国家的教育事业未因残酷的战争而中辍,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国民政府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它建立在对战争持久性的抗战形势估计的基础上,坚持“抗战与建国兼顾”的原则,没有因抗战而放弃正常的教育,顾及...
刘季平、戴伯韬同志通过努力,邀请到积极拥护抗日的华中大学校长陈时、老国民党员孔庚和武汉教育界一些声望人士,很快打开了抗战教育局面。 10月24日召开了发起人座谈会,会上确定成立教育界抗日教育组织,定名为“抗战教育研究会”,并推选“孔庚、陈时、刘季平、戴伯韬...
我们向特区政府郑重提出:“教育局应重新审视年轻人错误历史观念的成因,从中小学的历史科目入手,并联同专家学者,探求及改正历史教育不足之处”。建议:“1.今后举办不同的论坛,回顾中国抗战历史;2.在中学学科当中,全面恢复“中国历史”独立成科,作为必修科;3,特区政府建立香港抗战历史纪念馆,用多元形式开展爱...
五年抗战是全面战或总力战,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都成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在思想方面,即文化教育方面,其斗争的形式虽有种种,其实质只是民族解放的革命教育与日寇和伪政权的奴化教育的战争。同时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目标下,又有少数人包办的抗战与全民抗战或全面抗战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潮。
[文化十分]十分头条 “礼赞民族英雄 弘扬抗战精神”教育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启动 00:01:01 [文化十分]十分头条 清明假期总台推出特别节目 00:01:02 [文化十分]十分深度·清明·缅怀 新中国22大影星 谢芳:芳华谢幕 光影永存 00:12:26 [文化十分]十分头条 西湖边盲盒音乐会 打造没有围墙的剧场 00:01:54...
《抗战与教育》(1940) 抗战建国教育的原则 过去教育的错误在哪里? 长期抗战与长期抗战之教育 战时教育与平时教育 论政治的教育 如何谋我国教育上质的改善? 论提高科学的研究 地方政治与大学教育 值得注意的大学生出路问题 由抗战建国谈到大学工程教育 如何从教育上破除青年们的烦恼?
活动开展以来,各中小学(园)积极行动,创新活动形式,将抗日战争史和党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同学们表示要以史为鉴,不忘初心,坚定爱国信念,传承爱国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下一步,...
在这段艰难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抗日儿童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战争环境并传授正确的价值观。 一、建立学校与课程 在抗战期间,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孩子们的教育,为他们建立了许多学校。这些学校通常建立在山区或远离战斗区域,以保护儿童的安全。学校的建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继续...
抗战爆发后,最主流的舆论意见是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 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东南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相继沦陷,中国教育事业损失巨大。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计108所,战争爆发后,77所被迫内迁后方,另有17所被迫停办;原有公立中学,多数设在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大多停办,青年失学者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