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翁在这本书中没有再运用那种让人拍案叫绝的多线叙事手法,所有的情节都紧紧围绕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纠葛展开。比起前两部作品,《复活》的情节性显得稍微弱了一些,思想性则更强,这点从两个代表了托翁思想的人物——列文和聂赫留朵夫在小说中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书中刻写的俄国的社会百态更是...
陀翁和托翁是不同的,他们虽然目标相似,但创作风格却迥然相异。陀翁的心理描写是混沌的,托翁的心理描写则是清晰的;陀翁的作品始终是未完成的,托翁的作品则是完成的。用批评家巴赫金的话来说则是,陀翁的小说世界是复调的,托翁的小说世界则是独白的。下文即以同名作《穷人》为例,具体分析陀翁和托翁创作上...
约翰·考珀·波伊斯将这一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行为的核心要素:“即便生活中备受痛苦,他仍然以神秘的发自内心的女性方式享受生活。”他指出,“充盈的生命力量”使这位小说家保持大步向前的创作的方式,即便在物质条件匮乏、身体经历痛苦时也是如此。波伊斯经过细...
“出道”之后若干年里,陀氏和托翁大作迭出、惊心动魄。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氏的代表作,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但是说到托翁的代表作,似乎就有一些争议。仅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我最喜欢的还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一点,比托翁和陀氏稍后一些的梅列日科夫斯基的看法很肯定:“现代俄罗斯文化在150年之内曾...
随笔||托翁的人物塑造方法 托翁的人物塑造方法 李砚明||山西 小说要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而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采取对比的方法。 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还要切合人物当时的情形。涅赫柳多夫第一次到监狱去会见马斯洛娃。在等的时候,涅赫柳多夫遇到一个男人,他衣服整齐,胡子剃光,身材丰满,...
托翁否定莎翁 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世界文坛上泰斗式的人物。但有关阅读告诉我们,托翁对莎翁持否定态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莎翁全名威廉.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23日,卒于1616年4月23日,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两部长诗和154首14行诗,被誉为“人类奥林匹斯山上的宇斯。”...
再读托翁的《复活》,才突然之间发现,有些爱情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1899年托尔斯泰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复活》,并且正式出版发行,这部小说的风格,与此前完全不一样。由于当时托尔斯泰已经71岁,无论是对于人生看法,还是对于生活的感悟,要比年轻的时候更加深刻,所以这部小说是他一生探索的总结,其思相性深刻,被誉...
但在发生大的历史事件时,托翁常常又将正在发生的故事按下暂停键,突然的跳出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谈谈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以及该见解、观点与传统史学家的诸多分歧。在全作的尾声部分,托翁更是花大量的笔墨全面的论述了历史与英雄人物间的辩证关系,并开创性的提出了只有人民才能决定历史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托翁的“爱”与孔圣的“仁”托尔斯泰“爱”的学说给我们似曾相识之感。很大程度上,这一学说与孔子“仁”的思想殊途同归。“仁”同样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看待人、人与他人、人与社会。2014年9月,甲午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祭孔大典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