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和尚与道教的道士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家人”,在大家的印象里,这些出家人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不食荤腥,也叫吃素。在古代传统文化里,“荤腥”与我们现代社会所说的荤腥是不同的。古代的“荤”指的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香草类植物,《说文解字》有云:“荤,臭菜也”,“荤”指的是植物。而“腥...
也就是说,脱离于证悟本心以外的修行法门,就是“外道”。甚至可以说,在佛门之内错说佛法也是“外道”。因为佛教的最核心就是证悟本心,菩萨乘所总结的真唯识量,或者所谓的心生万法的这个心,或者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之中,承载因果的这个真实心体。简单说,就是每个众生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心”,这个“本...
所以庄严为行,佛土是心,心行无相,即庄严佛土,而这是无所庄严的。 因此“庄严佛土”是生心,“即非庄严”是灭相,此无相之行,即“是名庄严”。这就是著萨的庄严佛土。“庄严佛士”这句话,是从“庄严国土”转借过来的。“庄严 国土”是有相之言,说有相之事:“庄严佛士”却是无相之言,说无相之...
菩萨这个词是来源于印度的梵文。意思是除了自我解脱之外,还具备帮助众生解脱的义务以及能力的意思。是一个固定的称谓。因为菩萨对众生充满着怜悯,所以主动的协助佛陀去普度众生。因为这个缘故,菩萨又称为胁侍菩萨。一般一个世界有一尊如来和两位胁侍菩萨。比如西方极乐世界的如来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
孔子所说的“中庸”究竟何意?「本文来源:联合日报」根据各种权威性工具书, “中庸”一词是指儒家的一种处世哲学,主张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一词又引申为不追求卓越,满足于中游的意思,因而又产生了“庸才”“庸俗”“庸人自扰”等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然而,这种理解与孔子所说的“中庸”之意大相径庭,使得...
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二、生报和后报 此生所作的善恶业,来生才招感到的苦乐之报,这...
他不会执着于大、小乘世界中的所说的四大“种性”的显现,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清净的佛国净土。这样的人就是佛或者等同于佛了。这就是无缘大悲人具备的大悲心。以上就是,“悲”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因此,我们研究佛经,确实是字字殊机,马虎不得。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概括地说,其内涵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民主集中制等。■“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国共两党迥然不同的作风,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迥然不同 国共两党迥然不同的作风,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自然迥然不同。在党的凝聚力、决策力和执行力方面:“...
也就是说,老子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以后会延伸出多少种可能,但是他却在逻辑层面,构建了一个极其宏大的格局。把过去、现在、未来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一切,全部都装了进去包括整个世界的发展运行,也都包含在道的概念之内。而古人所说的悟道,其实也不过是在感悟老子提出的这种逻辑思维,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老子只负责提出...
下部分是人畜鬼狱。在《金刚经》中,佛所说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说的就是这部分,如人属于胎生,从天而坠。畜属于湿生,这一类最下劣,因此也有用“旦游空,暮归水”来形容。鬼属于卵生。这些都是“欲”或“罪”重而正性命的生物,这些也是根据“欲”或“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