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逵,生于326年,卒于396年,字安道,谯郡铚人,多才多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琴家,隐居多时。戴逵终生不入仕,朝廷曾多番征召其担任要职,他却以父亲生病为由,推却不去。其音乐才能主要表现在“善鼓琴”与善于创作琴曲,戴逵自幼以弄琴自娱为乐,有自身独特的艺术...
戴逵(326-396年),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东晋时期隐士、美术家、雕塑家,金城太守戴绥之子。早年师从名儒范宣,博学多才,善于鼓琴,工于绘画人物和山水。终身不仕,坚拒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召命。孝武帝司马曜即位,累次征辟,全部不就。太元二十一年,去世。著有《戴逵集》9卷,今已散佚。 查...
东晋时期隐士、美术家、雕塑家戴逵《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绘魏晋名士风采。笔触细腻,人物鲜活,展现名士风骨与个性。色彩与线条和谐,构图精妙,层次分明。戴逵以画传情,颂扬自然、自由与个性,反映魏晋文人追求。作品不仅是历史画卷,更是戴逵艺术追求与审美观念之展现。其精神内核跨越时空,永具魅力,为后世所敬仰。东...
戴逵(约326年-约396年),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他出身于士族世家,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和学者,被誉为“画圣”。一、绘画成就 (1)年少成名 关于师承,历史记载中并无明确提及,大抵是戴逵凭借自身的天赋与努力,才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据说戴逵十几岁时,就在...
戴逵,生于 326 年,卒于 396 年,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县临涣镇)人。他身处东晋那政治风云变幻不定而文化多元交融碰撞的时代浪潮之中,恰似一颗在历史长河的浩瀚苍穹里遗世独立却又闪耀着无尽光辉的星辰,在艺术的广袤天地间踏出了深刻且独具韵味的轨迹。戴逵降生于士族官僚家庭,自幼便展露非凡聪慧,...
戴逵,字安道,是东晋时期的杰出画家、雕塑家和哲学家。他以十年之功,精心制作了五躯佛像,与顾恺之的维摩像、狮子国进献的玉佛像并称为瓦官寺三绝。戴逵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绘画和雕塑上,他的哲学思想也同样深远。戴逵的故事与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紧密相连。王子猷,字子猷,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
戴逵(326-396年),字安道,出生于东晋时期的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戴绥曾担任金城太守。戴逵早年师从名儒范宣,博学多才,擅长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艺术成就 戴逵在绘画和雕塑方面的成就极高。他擅长绘制人物、佛像、山水等题材,作品被谢赫誉为“情韵连绵,风趣巧拔...
戴逵破琴是指晋代戴逵以破琴的举动表达自己不事权贵的决心,后多用来比喻人意志坚定,无所动摇。典故出处 晋代戴逵,自幼博学,工于书画,通习各种技艺,写文章词丽极妙,为当时人所惊叹。《晋书·戴逵传》载,太宰、武陵王司马曦,听说他善于鼓琴,便派人去请他。戴逵不愿与权贵交往,当着使者的面,把琴摔破...
附参考译文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他小时候就有灵巧聪慧、善思博学的心思,善于弹琴,擅长书法与绘画。他还是儿童的时候,用白瓦屑、鸡蛋汁拌和做了一块小碑,并命名为《郑玄碑》,时人赞叹这块碑文辞优美,书法精湛,技艺巧妙绝伦。他很擅长画古人的山水画。十多岁的时候,在瓦棺寺里画画。王长史看到后说:“戴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