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爆发冲突,局势进一步紧张。618战备电台项目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工程兵、地方民兵组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大会战,1969年8月,一期工程基本结束。1970年初,广播设备开始入厂进洞后进行调试,职工陆续进山。1972年3月,618战备电台二期工程破土动工,同年6月,电台开始试播,1974年7月,工程全部结...
1966年,华东的领导们琢磨着:“咱也得建个战备电台,不能落后!” 经过一番考察,最后选址定在了沂源县峨峪村北边的一座渣石山上。这地方,山高路远,隐蔽性好,绝对是个藏东西的好地方!这618战备电台,占地229亩,发射功率50千瓦,能覆盖十三个市县。整个工程分两期,第一期6月份就开工了。济南军区工程兵617...
6612战备电台建成后,一直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始终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对于坚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山洞虽然经过严格的防水、防潮处理,但依然阴暗潮湿,每天仅冷凝水都要排出去很多。夏天外面30多度,洞内18度,即使在三伏天,执勤也要穿毛衣、毛裤。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国际形势也因此...
618战备电台,原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备电台。它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适应国防需要,由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德志将军亲自选址兴建的,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峨峪村北山中。海拔高度400米,相对高度200米,占地面积229亩,发射功率50千瓦,能够覆盖淄博、临沂、潍坊...
终于,618 战备电台旧址出现在眼前。这座地处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战备电台,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庄重与威严。踏入景区,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位访客,这里曾经承载着国家的重要使命。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我走进了电台旧址。眼前的两条坑道,如同两条沉睡的巨龙...
天津广播电台战备电台旧址(6612电台)是当时政治、军事形势下的产物,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2013年,天津广播电台战备台旧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20世纪60...
永不消逝的电波——探秘战备电台 跟随探险者的脚步去发现埋藏在地下深处近半个世纪、曾经绝密的军事机构——地下战备电台。1964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一旦发生战争,确保广播不能中断。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及时迅速传达到人民中间,因此战备电台应运而生。电台弃用时被丢弃的老式录音磁带。发现的...
近日,位于天津蓟州区的青山岭战备洞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内于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旧址”同步开放。 据了解,山洞内保留了储水库、配电室、播音室、办公用房、休息室等功能用房,并利用声、光、电等设备对战备台旧址进行提升再现,打造沉浸式...
🔍 天津蓟县,一个隐藏在青山绿水间的神秘之地,6612天津广播电台战备台旧址等你来探索!🗺️🏞️ 战备电台旧址,建于1966年,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历史,如今向公众敞开大门。🚪🛤️ 主通道长达3100米,警卫室、发射机房、生活区、作战指挥室、动力机房、配电室等一应俱全,仿佛带你穿越回那个充满紧张与激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