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感伤人生,感伤蹉跎的光阴,《感遇·兰若生春夏》。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兰若生长在春夏时节,茎叶多么茂盛美好。幽居在空林中,独擅林中美色,红花下垂着覆盖了紫色的株茎。兰花和杜若是屈原《楚辞》里面赞美的两种花。美丽的...
不过,刘桢为曹氏所赏识,所以他的《感遇》表达的是“有感于知遇”;对陈子昂而言,则是“有感于不遇”,这是两人同题之作的不同所在,唐汝询引吕向的解释时,对此未作说明,并偏向知遇一端,这可能是沈德潜认为“感知遇意自别”的一个原因。《感遇》三十八首规模宏大,各篇主题庞杂不一,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陈子昂的代表作,这些诗批评政治、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内容极为充实,形式也非常质朴,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陈子昂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现实主义的诗歌革新主张的成功范例。但是也正因为陈子昂过分强调“风雅”和“汉魏风骨”,就使他的作品相对地忽视了创新。叶燮说:“子昂古诗,尚蹈袭汉魏蹊径,...
【一、《感遇》三十八首“感遇”主题的逻辑展开】陈子昂首次以组诗的形式,将“士不遇”的现实困境和历史根源作为复古诗歌的核心思想,这在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之后还是第一次。他将政治理想的复古寄托在恢复汉魏古诗体制的实践中。《感遇》三十八首主要讲了士人的遭遇、世风的沦丧、朝政的乱象和政策的失误等,这些...
感遇①参考译文陈子昂秀丽芬芳的香兰和杜若,生长在春天与兰若②生春夏,芊③蔚何青青。夏天,它们蓊翁郁郁,生长得非常茂盛。幽独④空⑤林色,朱蕤冒紫茎。在空无人迹的山林之中,有
陈子昂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内容丰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 《感遇》全文陈子昂 陈子昂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内容丰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以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扫荡齐梁余风,开启了一代新风。 感遇诗三十八首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
本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三十八首《感遇》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香兰杜若自喻,托物感怀,寄意深远。透露出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芳华易失、时不我待的感慨。前四句赞美在幽静孤独的环境中,香兰和杜若的秀丽风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秀丽芬芳的香兰和杜若,生长在春天与...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陈子昂的《感遇·之廿三》。这首诗以翡翠鸟的遭遇为寓言,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感慨。💖原文欣赏: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陈子昂看到兰若一年中的枯荣变迁,感受到光阴的匆促短暂,领悟了年华的催迫与生命的忧愁。尽早啊,在生命的花期,尽早地被人赏识,尽早地实现自己的心愿。如果秋风萧瑟肃杀地吹来,美人迟暮,理想便难以实现了。宰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他在《感遇》(其一)中没有表达求显达的意愿。兰桂有本心,不为隐者悦,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