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句古文》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①,乘刚也②。恒不死,中未亡也③。 【译文】 六五:卜问疾病,长时间内不会死去。 《象辞》说:六五爻辞讲患病,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九四阳爻之上,犯了柔...
"贞疾恒不死"这句话出自《易经》的豫卦,意思是卜问疾病,长时间内不会死去。简单来说,就是虽然有病,但能坚持很久,不会因此而亡。这里面的“贞”是守持正固的意思,“疾”就是疾病,“恒不死”就是长久不会死亡。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疾病,要保持正道,积极防治,就能长久保持健康。
恒不死,中未亡也。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十六 豫 【豫】六五 贞⑴疾⑵,恒⑶不死⑷。 【译】六五纠正事前准备中的缺点、毛病。长久不会丧失。 注释:“豫”《古代汉语词典》预备、事先准备。《史记·刺客列传》:“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后汉书·耿弇传...
对此,虞翻的解释是:“坎为疾,坤为死,震为反生,位在震中,与坤体绝,故‘贞疾,恒不死’也。”意思是说,豫卦上互卦为坎,坎含有疾病的意思,所以六五处于疾病的边缘。又由于坤为归藏代表死,可是豫卦的上卦为震,与坤没有一点关系,震有起死回生的含义,六五处于震卦的中位,所以他患有疾病,但不会因此而死亡。但...
恒不死 一、概述 在《周易》的体系中,“恒不死”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与卦象意义。《周易》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经典,它通过卦象、爻辞等方式来传达对宇宙、人生的认知与启示。其中,“恒”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持久、恒定的状态,而“不死”并非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死,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某种持续存在、永不消逝的...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注释: 译文:《象传》说:六五“(必须)守持正固防备疾病”,说明阴柔乘凌阳刚难免危患;“必将长久康健不致灭亡”,说明居中不偏就未必败亡。 说明: 六五虑“疾”而“不死”,犹如惧危则安。王宗传曰:“《孟子》曰:‘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以理解爻辞“贞疾,恒不死。”。“贞疾”即“贞不豫”,常忧、常忧劳、常忧患之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孟孙恶臧孙,季孙爱之。……己卯,孟孙卒。……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死,其若之何?」;臧孙曰:「季孙之...
对此,虞yú翻的解释是:“坎为疾,坤为死,震为反生,位在震中,与坤体绝,故‘贞疾,恒不死’也。”意思是说,豫卦上互卦为坎,坎含有疾病的意思,所以六五处于疾病的边缘。又由于坤为归藏代表死,可是豫卦的上卦为震,与坤没有一点关系,震有起死回生的含义,六五处于震卦的中位,所以他患有疾病,但不会因此而死亡...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释字(词) 疾 《说文》:“疾,病也。从疒矢声。”《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笔者私解,“疾”从疒从矢。“疒”者,病的本字;“矢”指箭。“矢”能伤人,因“矢”伤人而为病,是为外伤。故疾的本义是外...
小提示:"谁知清浊间,中有恒不死。"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谁知:岂料;哪料。 清浊:1.清水与浊水。2.引申以喻天地阴阳二气。3.音乐的清音与浊音。4.语音的清声与浊声。5.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清气与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