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象传》因而释曰:“贞疾,乘刚也。”《复卦》变为《豫卦》时,《豫卦》六五虽迫于九四压力而心生疾病,但并未让贤于九四,仍居于王位,故曰“恒不死”。“恒不死”就是指六五还未失去王位,仍居外卦中位而为王,故其《象传》释曰:“恒不死,中未亡也。” 义理 在我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
六五:贞疾,恒不死。 六五:正在患病,病期长但不会因此而死亡。 【原文】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翻译】 象辞说:六五之所以会患病,是因为乘驾在刚爻九四之上的缘故。病期长但不会死亡,是因为六五身居中位,所以不会死亡。 【解读】 柔弱昏暗,依托于强臣,只图享乐,以至大权旁落于九四之...
第16卦豫卦:六五爻“恒不死” 16.4.5六五爻 【原文】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白话】 六五:九四为雷为天道,六五乘刚九四有违逆天道之嫌,不可避免被雷所伤。六五是一个柔弱的君王,面对民众拥戴的九四大臣,如果进行压制则会失去民心,就像受了外伤有疾...
综上,“贞疾”体现有两重思想:一是,“疾”为“不豫”,即忧劳、忧患;“贞疾”为时刻保持忧劳、忧患;如此才能“恒不死”。此为“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思想。二是,“疾”为“疾苦”,即人民生活中的困苦、痛苦;“贞疾”为时刻关心、关注民间疾苦;如此才能“恒不死”。
爻辞“六五:贞疾,恒不死”的内涵就是“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子不放纵逸豫,时刻战战兢兢,像时时有疾病在身一样的谨慎治国,如此才能国泰民安,国祚绵长,无覆亡之危。 “恒不死”体现有两重意涵: 1、天子在位持久,享国日久(长寿)。
何谓“贞疾,恒不死”?宋-陆游《病起杂言》“国不可无灾眚,身不可无疢疾;无灾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昆夷玁狁无害於周之王,辟士富国无救于隋之亡;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
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意思:老子谷神永恒不死,孔子思想改变当初没有画。出自作者[元]李道纯的《满江红 赠密庵述三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述教义的三个门径,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智慧和真理。 首先,诗人提到了“教有三门”,这是对教义的广泛性...
《豫》卦六五爻:贞疾,恒不死。占得此卦的解释 【占】得此卦:问时运:知其人本尊贵,因素性柔弱,不能自振。问商业:其基业甚好,因用人不当,钱财落他人之手,几致亏耗。问家宅:恐被借居者侵占,业主反不得自主。问战征:以偏将擅权,主帅失威,虽未丧师,亦幸免也。问六甲:生男,必有病。问失物...
直方周易·豫六五贞疾,恒不死 【豫】六五 贞⑴疾⑵,恒⑶不死⑷。 【译】六五 纠正事前准备中的缺点、毛病。长久不会丧失。 注释: “豫”《古代汉语词典》预备、事先准备。《史记·刺客列传》:“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后汉书·耿弇传》:“弇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为伏以待之。” ⑴“贞”《汉...
对此,虞yú翻的解释是:“坎为疾,坤为死,震为反生,位在震中,与坤体绝,故‘贞疾,恒不死’也。”意思是说,豫卦上互卦为坎,坎含有疾病的意思,所以六五处于疾病的边缘。又由于坤为归藏代表死,可是豫卦的上卦为震,与坤没有一点关系,震有起死回生的含义,六五处于震卦的中位,所以他患有疾病,但不会因此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