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 [ zǒng bī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ǒng bīng ] 1也叫总镇。明清两代领兵官官名。明代总兵本为差遣名称,无品级、无定员。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兵,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清代为绿营兵(汉军)高级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 2.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
到洪武二十年,历史开始出现持总兵官印的记录,其中冯胜就手握总兵官印,此时“总兵”一词才开始和官职荣誉挂钩。不过明代真正将总兵一词变为实际职务,还得等到镇戍总兵的出现。史书记载,朱棣夺取帝位后,任命郑亨担任总兵官镇守宣府,从此以后,永乐一朝开始频繁出现总兵镇守重要边镇,总兵变成拥有完整内涵的职务,开始...
直到洪武二十年,才有记录显示持有总兵官印,其中冯胜掌管着总兵官印。这时,“总兵”一词才开始与官职荣誉联系在一起。史书表明,朱棣夺得帝位后,任命郑亨为总兵官,镇守宣府。自此以后,永乐年间频繁派总兵镇守重要边镇,总兵这一职务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开始对朱元璋的卫所制度造成了冲击。在洪熙皇帝时期,明代的卫...
一、总兵之源起 翻翻《明会典》,我们能找到这样的记载:天下的要害之地,都专门设了官儿来统领兵马镇守。那些总镇一方的,叫做镇守;独守一路的,叫做分守;守着一城一堡的,叫做守备;跟主将同守一城的,叫做协守。还有备倭、提督、提调、巡视等等,这些官儿,挂着印,专门行使权力的,叫做总兵,或者参将,...
在清朝时期,除了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省之外,每个省都设一名提督,属于是从一品的高级武官,而每个省的军事重镇又都设总兵一职,总兵在清朝属于是正二品的高级武官。从品级上来看,总兵是只比提督低了半品的官级,但是在清朝二者的权力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下面就来说说清朝的提督和总兵是多大的官,...
当然,虽然总兵可以掌管一定的兵力,但其权力并非无限。明朝政府对于总兵的权力有着严格的限制和监督。总兵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守明朝政府的军令和规定,同时还要接受监察官员的监督。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明朝,一个总兵所能掌管的兵力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根据历史时期、所在地区以及战事情况等多...
在一些不设总督的省,巡抚就是一把手。相比于前面提到的总兵、提督以及总督而言,巡抚的兵权最小,不过他们在民政方面很有话语权。而读到这里大家应该也能够明白:这四个官职之中,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其实是提督,不过除了提督以外,还有一个官职也能像提督这样掌握辖区军权,其名为“八旗驻防将军”。
总兵的职责,主要是掌理本镇的军务,练兵备战,镇压叛乱,抵御外敌,不涉及地方的政务、民事、司法等。总兵的品级,虽然与文官相同,都是正二品,但在朝廷的礼仪、待遇、尊卑上,却要低于文官,甚至低于一些品级较低的文官。总兵是绿营兵的领导,与八旗兵有明显的区别。清代的军队,分为绿营兵和八旗兵,前者主要由...
于清朝之际,除却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这五个省份,其余各省皆置一名提督,其为从一品的高阶武官。并且,各省的军事要地均设总兵之职,在清朝,总兵属正二品的高阶武官。就品级而言,总兵仅比提督低半品,然而在清朝,二者的权力地位却悬殊极大。接下来阐述清朝的提督和总兵究竟是何官职,为何二者品级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