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海在马祖墓塔旁结庐修行,历时6年。后入住大雄山乡导庵(今奉新县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内),尽管此地“碣立一隅,人烟四绝”,但怀海入寺未满一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于是扩建乡导庵,更名为百丈寺,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道场,从学者多达千人。 怀海在百丈寺弘法20余年,大兴禅风,光大马祖宗旨,制订《百丈清规》,后世...
由是百丈丛林门风大盛,怀海因而被称为百丈怀海。 怀海的禅学思想深得祖师慧能和马祖道一的真传,十分强调佛法就在各人心中,不假旁求;学佛就是要消除自心所受妄想的系缚,明心见性,也就是证得佛法。有一天,他一上法堂便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乡绅甘贞在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大雄山(又名百丈山)建庵,闻听小雄山普化院的怀海学养深厚,禅法精湛,于是将怀海迎入所建庵中,并将庵改名为百丈寺。自此,怀海便在此自立禅院,率众修持,影响渐长,终成气候,并终老于此,世称百丈怀海禅师。怀海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
怀海名字寓意怎么样 怀,怀字用做取名寓指善良、宽厚包容、高瞻远瞩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海,1、指海洋,靠近陆地的广阔水域,比洋小;2、形容巨大,宏大,数量非常多,宽广,博大,广大等。 怀海名字寓意好奇心强、富有创造力、开放,也寓意为人慷慨豁达,能屈能伸,待人宽厚,事业成功,享尽人间乐趣。
马祖又问:“只有这个,还有别的吗?”怀海也把拂子放回了原处。于是,马祖就大喝了一声,这“振威一喝”,使得怀海耳朵聋了三天。耳聋就不闻“声尘”,也就是“反闻自性”、“回光返照”的意思。有一次,怀海随马祖行走,看到一群野鸭子飞过。马祖问:“是什么?”怀海答:“野鸭子。”马祖又问:“到...
怀海住百丈山不到一个月,四方参禅学人就奔涌而来。其中有为山灵祐、黄檗希运当居其上首。有一天,百丈怀海禅师对徒众说:“不要以为学佛参禅是很容易的一桩小事。老僧昔日在马(祖)大师处参禅,被他一声大喝,直弄得我整整三天耳聋眼黑。”黄檗听了百丈之言,不觉吐了吐舌头,说:“我不认识什么马祖,而且亦...
百丈怀海,俗姓王,福州长乐人,生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怀海从潮阳西山惠照和尚落发,进具于衡山法朝律师,参学于马祖道一并得印可,后往百丈山开辟丛林,制定了第一部禅门戒规《百丈清规》,对禅宗发展和我国佛教中国化影响深远。 怀海的少年际遇,被编织成玄奇的种...
根据前文所述,怀海“少离朽宅”、“丱岁离尘”,他可能在幼年时曾经在家乡的某寺院作过沙弥、童行,这座寺院可能就是现在长乐的龙泉寺,也可能是别的某寺院,缘代远年湮,已无从查考。虽说作沙弥、童行也算是脱离了世俗的生活,但其时尚未“剃染”(落发染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福建福州的和尚,名叫“怀海”。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江西百丈山这个地方,所以,唐朝以后,一般都叫他“百丈怀海”,或者是“百丈禅师”。这个人不得了,他是我国文化、宗教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如果没有百丈,也许就没有后来禅宗的兴盛,更没有儒、释、道“三教合一”。对历史稍有...
怀海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的仪式,称为百丈清规。更多:https://www.bmcx.com/ 接口调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