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论包含三个递进层次:本体论层面主张心为万物存在的终极依据,认识论层面强调主体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统摄作用,实践论层面注重道德本心的自我完善功能。王阳明在《传习录》中通过"岩中花树"的著名比喻,生动阐释了心物关系的辩证统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三...
◆蒙培元:蒙培元:蒙培元氣本論:宇宙論意義──張載氣本論:宇宙論意義張載理本論:形上學意義──二程理本論:形上學意義二程心本論:形上學意義──朱子心本論:形上學意義朱子 結論:結論:朱子之形上學為理本論宇宙論為氣本論 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缺乏區辨效力 ...
心本论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 “心”即“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
从这两方面来考察,如果以原则改变作为理论发展的依据,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中庸》诚说的发展主要是发明理本论和心本论,以“理”或“心”为宇宙道德本体。确切地说,思孟道德起源说的逻辑是由天之诚而人之诚,程朱理学道德起源说的逻辑是由理之诚而人之诚,陆王心学道德起源说的逻辑是由心之诚而人之诚。也就是...
由此,杨简才能体会 到原来心是宇宙本体和人伦道德本性的合一,从而完全抛弃“理”范畴,只用“心”这一 范畴。这一悟使杨简一下子明白了,“我”、“心”、“性”、“易”、“一”、“己”完全是具有同 一内涵的概念,从而建立了彻底的心本论,‘坚持“心即理”。他说:“百圣之切谕明告,诚 无以易斯‘人-...
然而,陆氏“心学”理论毕竟不同于朱子的“理本”论,这种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他又以心来替换“理”,从而消融了朱子理学体系中“理”的绝对、无待、外在等三重特征。如他说:“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象山全集》卷一《与曾宅之》) 又说:“万物森然于方...
王阳明“心本论”的解读——人性迷失的忧虑与重构
论,并未 涉及 他的“实践的 唯心 主义”。愚 以为不 仅“心本 论 ”不应 该叫“唯 心主 义”,就是 “物本 论” 也 不应 叫 “唯物主义”。各种含有 “唯”字 的哲 学 观,包括 各色各样的“唯灵论”、“唯 生论 ”、“唯识 论”等等 ,大 都受 到主 客分离 的心物 二元对 立思 维...
杨简心本论的内在进路 来自百度文库 作者 徐建勇 摘要 杨简基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将纵向的天地人、横向的物我、变化的主体和不变的本源,总之宇宙间的一切及其生成变化,皆规约为“我”及“我”之显现,“我”既变又不变,以此建立起以“我”为中心的生成说。杨简还由天到人,...
心本论以()为代表,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世界统一于“心”,万事万物不过是“心”的外化而已。A.陆九渊B.朱熹C.王阳明D.陶渊明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