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即陆王心学派。心本论即主张以心(良知)为本。陆王以心为宇宙的本体,重点在论证“心即理”或心理为一。心与理虽然是同一的实体,但毕竟理源出于心,反对程朱的客观天理论。王守仁通过“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的概念过渡,力求将心学的心即理与道学的性即理统一起来。
明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良知”、“灵明”为宇宙根源。为学主“致良知”,并强调“知行合一”说。在宋明时期,围绕对“理”的释义分歧,展开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论争。北宋张载视“理”为物质(气)运动规律,说“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心本论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 “心”即“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
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摘要:明朝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王守仁开始思考如何在黑暗的年代既能安身立命又能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他从人的心灵深处寻找精神支撑和价值源泉,从对外界的关注转向人内心的关注,由此开启了“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的心学价值立场和价值标准,也就是王阳明著名的心本论说...
心本论即主张以心(良知)为本。陆王以心为宇宙的本体,重点在论证“心即理”或心理为一...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理本论 答案:即程朱道学(理学)派。程朱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事物的本质和人性的根据。理本论的重心在回答形而上的存在之理对形而下的气化世...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
◆蒙培元:蒙培元:蒙培元氣本論:宇宙論意義──張載氣本論:宇宙論意義張載理本論:形上學意義──二程理本論:形上學意義二程心本論:形上學意義──朱子心本論:形上學意義朱子 結論:結論:朱子之形上學為理本論宇宙論為氣本論 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缺乏區辨效力 ...
心學──主觀唯心論──心本論:陸、王 氣學──唯物論──氣本論:張載、羅欽順、王廷相、吳廷翰、劉宗周、黃宗羲、王夫之 以「氣本論」、「理本論」、「心本論」分系宋明理學的困難 一、定義不清,判劃基點不一,缺乏區辨效力二、名謂涵蓋面過狹,無法概括哲人的思想體系三、單一概念範疇無法說明...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心本论以( )为代表,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世界统一于“心”,万事万物不过是“心”的外化而已。 A. 王阳明 B. 朱熹 C. 陶渊明 D. 陆九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D 反馈 收藏
王阳明“心本论”的解读——人性迷失的忧虑与重构
论杨简心本论的内在进路 系统标签: 天地内在万物易为己简则宇宙 论杨简“心”本论的内在进路 徐建勇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杨简基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将纵向的天地人、横向的物我、变化的主体和不 变的本源,总之,宇宙间的一切及其生成变化,皆规约为“我”及“我”之显现,“我”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