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属于心所有,所以它属于心的,它永远系属于心,就是心所有法,它是跟心法紧密连系在一起,永远附属于心。刚才说一个是主、一个是伴,所以心所有法是附属在心法上面的;而且它跟心法相应,就是说它们是同时缘一个境界,就是它们缘的是同一个境界,作用的时候是同时作用,心法跟心所有法是同缘一个境界,同...
就是恒依心起,是说心所有法永远要依着心法才能够生起;若没有心法的作用,心所有法无法单独生起。这就是第一个,它为什么叫心所的原因,就是说它要依心法才能够生起活动。 那第二个呢,与心相应。就是说心所有法永远与心法相应。所谓相应的意思,就是相顺不相违,就是和心法同缘一境、同出同入、同时作用。
在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之多,包括“五遍行”(意、触、受、想、思)、“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十一善心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六根本烦恼”(贪、嗔、慢、无明、疑、不正见...
(一) 指随心生起,而恼乱有情的一切烦恼。 (二) 指依根本烦恼而起的,其他烦恼。 分为小烦恼、中烦恼、大烦恼,二十种。 “六不定有四”: 不定的心所有法,共有四种,睡眠、恶作、寻、伺。 这四种呢,不同于其他五种心所法具有决定性,既不遍于一切心和染心,也未有善或恶的决定性。所以,叫不定。 结...
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法,又作心数。它与心王相应俱起,故又名心相应行。它从属于心王,依心王而起,其与心王间的关系,具以下三义:一、恒依心起:心王生起时,心所同时俱起,心王若无时,心所亦不生,它是依于心王势力方得生起。二、与心相应:心所依心王生起,复与心王协合如一,名为相应。相应复有五义,(参...
心所有法分为四十六种,这些法皆源于心法,故统称为心所有法。它们可以分为六类:遍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和小烦恼地法、不定地法。遍大地法包括受(感受苦、乐、舍)、想(想象)、思(造作业)、触(对境)、欲(希求)、慧(择善恶)、念(记忆)、作意(警觉对象)...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谓心所有法者,亦名心数,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故名心所也。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言耳。更多:https://www.bmcx.com/ ...
心所法的分类 因为心所法的概念比较多,占了百法的51%份额,所以从内容来说,又可以分为几类。百法的正文里面说: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这个很清楚,就是51个心所分为六类:第一类叫做遍行...
简单来讲,心所有法是心的一个个具体的功能,将同类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就是心法。能直接观察到的都是心的具体功能(心所有法),心法是在观察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分类归纳总结而成的一个概念。以眼为例:能接触境界、能产生感觉、能作判断、能决定应对等等都是具体功能(心所有法),把有情对于光线的上述种种功能整合在...
(四)心所有法的实际运用 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富裕和方便,但物质的万能并没有真正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自由、安宁和幸福,并不能帮助人们克服自身固有的贪、嗔、痴等缺陷。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与困扰,免不了会让人有情绪失控的痛苦。这些痛苦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唯识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