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波公式是用于宏观物体或者微观粒子的公式,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3年经过计算,得出了电子是一种波动的结论。并把这种波称为——相波(phase wave),后人为了纪念他,也称其为“德布罗意波”。后人证明,此公式可以用于任何宏观物体或者微观粒子,故德布罗意波也被称为物质波。定义公式 德布罗意波波长的...
德布罗意认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物质粒子也同样具有波动性。他提出,每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一波的性质可以通过粒子的能量和动量来表述。这一理论在后来的电子衍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揭示了微观粒子波动性的客观存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直接被视为一种波动。德布罗意的理论虽然扩展了...
物质波 (1)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波叫作物质波,也叫 波。所以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2)粒子的能量 和动量p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ν 和波长λ 之间,遵从的关系为:ν = ,λ = ....
德布罗意物质波,也被称为德布罗意波,是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在20世纪初提出的假设。他提出,所有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等,都同时具有波动的性质。这种波动性质被称为“物质波”。 物质波的波动性质可以用波长来表示,其波长与粒子的动量成反比。德布罗意认为,任何粒子都伴随着一种波动,波长λ等于普朗克常数...
物质波理论,也称为德布罗意波理论,是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的一种革命性的理论。该理论将波粒二象性引入到物质领域,认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物质粒子同样也具有这种特性。这一理论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因为它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物质和光的传统认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为后来的...
德布罗意物质波,又称为德布罗意现象,是一种量子力学中的现象。它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瓦特里·德布罗意在1924年首次发现的。德布罗意物质波是一种特殊的量子状态,表现为粒子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状态中。德布罗意物质波被广泛应用于量子力学的研究中,尤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研究...
7.7德布罗意波物质波 象光具有粒子性一样,实物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等,也具有波动性。粒子的能量可表示为 Eh,动量可表示为Ph.具有速度的实物粒子的波长为h mv 叫做德布罗意波长。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由于h很小,所以对宏观物体来说,其波动性很弱,如一块1克质量的石子,以一米/秒的速度运动,波长仅6...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一)物质波的提出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实物粒子,用类比的方法,从理论上预言了物质波的存在(二)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1.假说内容德布罗意假设:实物粒子像光子一样,也具有,可以引入波长、频率的概念,表示其每一个运动粒子的能量和动量,其关系式为,该式称为德布罗意关系式.2.德布罗意波的...
物质波是指微观粒子(如电子、中子等)具有波动性质的现象。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的特性,还具有波动的特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 根据德布罗意的假说,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质可以用波长来描述,即德布罗意波长。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公式为λ = h / p,其中λ为德布罗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