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波公式是用于宏观物体或者微观粒子的公式,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3年经过计算,得出了电子是一种波动的结论。并把这种波称为——相波(phase wave),后人为了纪念他,也称其为“德布罗意波”。后人证明,此公式可以用于任何宏观物体或者微观粒子,故德布罗意波也被称为物质波。定义公式 德布罗意波波长的...
德布罗意认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物质粒子也同样具有波动性。他提出,每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一波的性质可以通过粒子的能量和动量来表述。这一理论在后来的电子衍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揭示了微观粒子波动性的客观存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直接被视为一种波动。德布罗意的理论虽然扩展了...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p,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同样
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称为德布罗意波(de Broglie wave),也叫做物质波(matter wave)。 德布罗意关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说,就像光具有粒子性一样,从以往物理学的观点来看是无法理解的。光的粒子性被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所证实,已经无可怀疑了。可是,似乎纯粹以类比方法提出的德布罗意波,实在超越了人们的想像...
德布罗意物质波,又称为德布罗意现象,是一种量子力学中的现象。它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瓦特里·德布罗意在1924年首次发现的。德布罗意物质波是一种特殊的量子状态,表现为粒子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状态中。德布罗意物质波被广泛应用于量子力学的研究中,尤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研究...
物质波理论,也称为德布罗意波理论,是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的一种革命性的理论。该理论将波粒二象性引入到物质领域,认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物质粒子同样也具有这种特性。这一理论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因为它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物质和光的传统认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为后来的...
德布罗意物质波,也被称为德布罗意波,是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在20世纪初提出的假设。他提出,所有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等,都同时具有波动的性质。这种波动性质被称为“物质波”。 物质波的波动性质可以用波长来表示,其波长与粒子的动量成反比。德布罗意认为,任何粒子都伴随着一种波动,波长λ等于普朗克常数...
7.7德布罗意波物质波 象光具有粒子性一样,实物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等,也具有波动性。粒子的能量可表示为 Eh,动量可表示为Ph.具有速度的实物粒子的波长为h mv 叫做德布罗意波长。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由于h很小,所以对宏观物体来说,其波动性很弱,如一块1克质量的石子,以一米/秒的速度运动,波长仅6...
1923年,一位法国青年贵族:德布罗意为这场量子辩论增加了自己的内容——物质波理论。凭借着创立物质波理论,他因此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狭义相对论的逻辑启发下,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不仅适用于光,也适用于物质。他认为:爱因斯坦的E=mc²联结了质量、能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又把能量与波的频率联系...